新三板疯狂背后的利益链 私募基金五块以下扫货
摘 要:截至2015年3月27日,三板成指上涨62.99%,三板做市指数涨幅89.9%,做市企业位列涨幅榜首位是令人咋舌的17200%。资本的传说正在一个稚嫩的地方上演,一条围绕新三板的生态链条已经形成。凛冬尚未过去,图利者已急不可耐。
股东人数太多,而之前券商所依赖的优势资源到现在就不适用了。”
以上述公司为例,自该公司去年7月份挂牌以后交易量平均一天才几十万,春节前每天也就百万左右,而到了这周则出现了上千万的交易量,最高时交易量一天可达2000万以上,交易量呈现几何级数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交易活跃度的改善也让曾经在资本市场受冷落的新三板公司开始掌握了话语权。
“这种变化是很快的,现在都是投资者求企业。现在比较好的企业发定增,根本不需要路演的,只要一发定增公告,要求参与的投资机构就应接不暇,所以根本不愁募不到资金。现在主要问题是要挑挑选选,从中选择对公司发展有利的投资者,我们主要有三个筛选标准:第一,要选些频繁交易的投资者以活跃市场,因为大家都奔着以后的竞价交易的制度红利去的,希望成为第一批进入竞价交易的公司。第二,目前我们还属于中小型企业,知名度不够,因此选择一些名气较大的机构也可以提高我们的知名度,第三,如果未来我们要做产业整合的话,也会选择在这方面很有经验的PE、VC机构。”上述负责人表示。
新三板生态链
新三板的财富效应让资本掮客对此趋之若鹜。投行、基金、私募、PEVC以及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开始紧密合作,背后的利益链也逐渐显现。
鲁先德向理财周报记者介绍,一般来说,新三板的项目来源主要有多个渠道,券商会和产业园区、PE、行业协会、银行等多个渠道合作来挖掘项目,然后再和会计师事务所和律师事务所进行合作,帮助企业推荐挂牌。挂牌后,要做市的话,主办券商会找到其他券商一起做市。如果企业需要融资的话,券商也会帮忙再找投资人,比如机构投资者、专业PE机构等,推荐项目给他们。
在这其中双方的业务有可能是交叉互补的。比如跟PE合作,PE将其投资的项目推荐给券商,而券商帮该项目完成挂牌以及后期可能的做市服务,不仅降低企业前期投资的风险,同时提升了PE机构对企业投资的这部分估值,实现双方的共赢。
当然,目前市场上也有采用收费方式来合作的。比如申银万国,据了解,如果申银万国成功帮其推荐的企业找到了投资机构并成功获得融资的话,其一般会按融资数额3%左右的比例收取一定的融资顾问费。
此外,地方产业园区和券商之间的合作也很紧密。以齐鲁证券为例,目前其负责的120家新三板项目中,有47家公司的归属地均为山东省,占比39.16%,而其中很大一部分公司是来自于山东当地的高新产业园区。
整个新三板利益链条中,受益最大的一方无疑是券商。在2014年8月份做市商推出之前,新三板公司的业务大部分都是中小券商在做,很难见到大型券商的身影,因为在他们看来,新三板业务是个“没有太多收益”的苦差事。
而现在随着新三板政策的明朗化以及交易制度的日趋完善,“苦差事”已经变成了每家券商的标配业务。长江证券承销保荐公司董事总经理周依黎认为,“虽然纯粹依靠推荐项目是不太可赚钱的,因为现在收入很低,终生督导费仅十万元左右,推荐业务平均水平才100万左右,在其中需花的时间和成本却很高。但是我们是希望通过这个平台来培养客户,当客户做大做强后,我们再通过给客户带来更多附加值的东西,比如未来的转板,并购,以及再融资,从中赚取收入。”
此外,新三板挂牌公司数量目前已达到2140家,未来数目有望再翻番,而数量的增长也将使得券商收入相应的翻倍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券商直投收益将成为未来券商业务中最为“诱人”的一块肥肉。据了解,目前已经有平安证
- 公募基金积极备战新三板(2015-03-20)
- 新三板两只指数首日运行双双收涨(2015-03-19)
- 三板做市指数投资功能惹眼球(2015-03-19)
- 新三板降低投资者门槛再添新条件(2015-03-19)
- 人民日报:新三板进入指数时代 降低投资者进入成本(2015-03-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