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批文30家再创新高 机构称钱太多股照炒
摘 要:证监会周四透露,已按法定程序核准了30家企业的首发申请,沪指出现了百点震荡。不过,市场分析人士指出,不应拿老眼光来看待IPO,即便100家又如何?如果我们认定这是一个经久不息的长期牛市,IPO不过是为做大中国的资本市场添砖加瓦而已。
证监会周四透露,已按法定程序核准了30家企业的首发申请,沪指出现了百点震荡。不过,市场分析人士指出,不应拿老眼光来看待IPO,即便100家又如何?如果我们认定这是一个经久不息的长期牛市,IPO不过是为做大中国的资本市场添砖加瓦而已。针对目前创业板的“高估值”与“高风险”,市场人士也表示不敢苟同,“成长股由于有做大市值的强烈冲动,都在忙着收购兼并。2014年市盈率100倍,2015年不到50倍;2016年没准平均将降到20倍左右甚至更低。”还有部分机构认为现在资金充裕,发行30家不影响行情。
30家!史上最大打新潮来袭
昨日晚间,证监会下发新一批IPO批文,数量达到30家再创新高。其中,上交所11家、深交所中小板2家、创业板17家。这些企业及其承销商将分别与沪深交易所协商确定发行日程,并陆续刊登招股说明书。
对此,英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表示,证监会明显加大了新股供应,供求关系的重新平衡将有效降低市场过高估值,泡沫终要爆破,制造泡沫、鼓吹泡沫、享受泡沫并不能够长久,属短期行为。
不过,也有市场分析人士指出,在目前资本市场已经成为中国经济核心组成部分,每天成交可以随时超过1万亿的时候,当全社会的流动性都在源源不断地进入资本市场的时候,IPO究竟是上涨的反向指标,还是资本市场良性发展的必然选择?这值得大家思考。刻舟求剑地认为IPO股市就一定要跌,这不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思维,美国股市2014年屡创新高,当年美股IPO数值也创了历史新高。
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曾鹏甚至认为,新股审核提速带来了诸多方面的利好,首先有利于吸纳社会闲置资金,扩大股市的融资规模。前几年,由于对新股上市的过度抑制,在一定程度上对股市低迷造成影响,而另一方面,大量社会闲置资金在苦寻出路。借助上市提速,上市公司得以大量募集资金、吸引投资者和增强流通性。
朱平:创业板估值高或有其合理性
相当长一段时间以来,“有钱任性”的创业板让股民爱恨交加:从年初的不足1500点一路狂飙,最高涨到昨日收盘的2475.32点新高,累计涨幅超过60%,当前创业板的平均市盈率已高达90倍左右。
“A股的历史充分证明,任何泡沫行为在扩容面前是何等脆弱,不堪一击。”《投资快报》记者观察到,当李大霄还在一如既往地倔强认为创业板的泡沫多么厉害、多么的“不堪一击”的时候,市场上也有不少不同声音。
广发基金经理朱平就认为,价值投资是基于公司价值进行的投资,虽然财务信息是衡量价值好的方法,但对于像科技公司这样变化快、成长快的公司,财务信息往往不能很好地衡量。所以许多公司的股价表现与市盈率之类的估值方法并不统一,投资者需要依据不同的公司采用不同的估值方法。“创业板指数近期不断刷新新高,部分互联网++概念个股股价迅速攀升,百元股批量出现,市场中对于该板块泡沫将破裂的争论不绝于耳。但在朱平看来,若经济转型能够成功,那么再回过头来看现在的市场,将会发现目前即使存在泡沫也反映出市场对经济转型的强烈预期。”
朱平认为,本轮牛市与上一轮牛市有很大区别。目前一些互联网公司市值动辄在100亿元以上,有投资人认为其中泡沫已经非常大,随时有破裂的危险。但如果我国经济发展方向能够像预期的一样,各行各业都因互联网而发生重构,达到全球领先水平,那么这个市场现在就谈崩溃还为时尚早。美国标普500在总市值中占比是四分之三。从结构上看,主要是TMT、互联网、医疗、消费、能
- 新一批IPO批文本周有望下发 发行家数有望达到30家(2015-03-31)
- 53家企业已过会 年内第四批IPO批文下发在即(2015-03-30)
- 机构3月调研路线图:环保及互联网+最受宠(2015-03-30)
- 世行等三大金融机构欲与亚投行合作 美国态度或变(2015-03-24)
- 机构热捧互联网概念股 泽熙或逾千万买入京天利(2015-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