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类追“猪”技巧:转债的小赔大赚经
摘 要:牛市行情中,满仓踏空者比比皆是,望“猪”兴叹者数不胜数。“核电板块站上了风口,但我却追不上上海电气这头飞奔的猪了!”眼看上海电气开盘不久即封涨停,又错过一只牛股的散户小李急了。
股价会随之调整,相当于间接获取股息。
正是因为诸多优势的存在,转债在中长期内能够跑赢A股。从指数上看,中标可转债指数自2003年4月有纪录以来累计上涨342.31%,同期上证指数累计涨幅则为190.86%。
黄金期过 静候打新
当然,A股转债相对股票也有很多不足之处,尤其是在转债规模剧烈收缩的当下。
首先,转债行业分布有局限性。A股很多股票或板块,并不能找到对应的转债。截至26日,沪深上市交易可转债共18只,发行人所属申万一级行业共13个,在全部28个行业中占比不到一半,这还是近几年转债发行人范围已经有所扩大后的数据。
其次,转债本身流动性不足。转债流动性要好于绝大多数纯债,但是与正股仍无法比拟。有的转债平价溢价率时常出现小额负值,很多时候并没估值不合理,而是对转债流动性差的一种折价。
再者,与正股相比,转债仍缺乏做空机制。最后,转债条款复杂,条款风险值得关注。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去年下半年以来,转债市场规模收缩剧烈,更加限制了转债的流动性和可操作性。自去年8月中鼎转债算起,至今两市已经有21只转债退市,除了博汇转债是因为到期赎回之外,其余转债均是因为转股或赎回而退市。其中,久立、国金、东方、长青都是2014年才发行的转债,足见正股牛市中提前赎回条款对于促转债转股的威力。由于大量转债退市,而新转债难以跟上节奏,转债市场存量规模剧烈缩水,市值较去年6月末减少7成,市场成交量随之也大幅下滑,流动性明显降低。数据显示,4月24日全天,沪深转债合计成交30.14亿元,而去年12月转债最热的时候,日成交破百亿的情况不胜枚举。
市场人士指出,存量规模收缩导致转债流动性下降,行业代表性也有所下降,加上优质转债相继退市,使得赎回条款实际上产生了“优汰劣剩”的效果,导致转债市场可操作性下降。另外,前期转债估值扩张过快,充分反映了转债投资者对股市潜在的盈利预期和筹码稀缺性给予的溢价,导致转债弹性下降,跟涨正股的能力降低。其结果便是,很多投资者转而直接购入正股,转债连续跑输正股。
眼下,转债估值压力已得到充分消化。24日收盘,存量可转债中除未到赎回期及尚无赎回压力的歌尔、吉视转债平价溢价率高于20%以外,其余转债均低于10%,大部分在2%以内,且不乏电气转债等出现折价的品种。由于平价溢价率重回低位,转债跟涨正股能力提升,投资价值重新有所显现。综合股市节奏、转债估值、择券空间来看,市场机构认为转债行情的黄金时段已经过去,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整体上以持券待涨为主,重在把握个券和轮动机会。此外,可关注较大负溢价率引发的套利机会。另值得一提的是,有需求就会有供给,在“僧多肉少”的情况下,新转债上市定位往往很高,在二级市场之余,转债“打新”的机会更加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