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市下半场聚焦“国企改革”机构两主线布局
摘 要:6月以来,很多机构调整组合结构,兑现过去5个月涨幅可观的成长股,腾出20%至40%的资金配置在国企改革标的。
6月以来,很多机构调整组合结构,兑现过去5个月涨幅可观的成长股,腾出20%至40%的资金配置在国企改革标的。
国企改革主题全面爆发引领市场。
6月24日,沪深两市继续反弹,上证指数涨113点报收4690点,深成指小幅反弹1.66%。两市共有148只个股封死涨停,主要分布在电力改革、国企改革和油气改革等领域。
其中,央企概念股如中粮系(中粮地产、中粮生化、中粮屯河)、中国医药(600056.SH)、国药股份(600511.SH)等12只个股涨停。电力板块的华电国际(600027.SH)、华能国际(600011.SH)等5只个股亦在新电改和国企改革的双重驱动下直奔涨停。
事实上,国企改革是机构下半年最看好的机会之一。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了解到,6月以来,很多机构调整组合结构,兑现过去5个月涨幅可观的成长股,腾出20%至40%的资金配置在国企改革标的。
数据显示,两市共有中央国有企业332家,地方国有企业642家,总计达到974家。面对分布在不同行业和地区的近千家国有企业,公募基金经理采取两种不同的策略来挖掘国企改革投资机会。
追热点
“国资委旗下有112家央企,市场猜测未来有可能进一步缩减至40家左右,有了中国南车与中国北车合并的先例,市场预期仍旧强烈。”融通转型三动力基金经理张延闽称,他更关注央企整合的投资机会。
“布局央企改革的策略是将112家央企集团的市值从小到大进行排序,重点关注市值低于100亿的上市公司。”张延闽介绍。
此外,中东部沿海省份的地方国企改革标的亦成为机构关注重点。其中,广东、上海、山东、北京等四个区域是6月初资金扎堆流入的区域。
“第一批启动国企改革的企业一定是分布在经济发达区域,如广东、江浙、上海和北京,它们的改革方案已经准备好,就等着顶层纲领文件公布后即启动改革。” 张延闽透露,融通转型三动力重点配置了北京、山东等区域国企改革标的。
确定布局的区域后,基金经理会根据国资的持股比例、市值规模、所处行业和集团资产等多个指标来筛选标的。
“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值得关注,一是国资持股比例很低,只有10%-20%,可能推进管理层持股;二是国资持股比例达到80%,可能会释放股权,引入民营资本进行混改。” 张延闽表示,管理层的动作尤为值得关注。若管理层有明显变化,很可能是为国企改革铺路。
博时基金特定资产管理部副总经理招扬则更看好地方国企改革的机会,他重点关注上海、广东、安徽、江苏和山东等省份。
在选择标的时,招扬围绕几个方向来挑选:一是大集团、小上市平台的资产注入或整体上市;二是关注定增领域即大集团、多平台资产重组和业务整合,三是关注功能性领域即金控平台的转型;四是关注国企股权激励。
记者采访了解到,有超过一半的基金经理采取自上而下配置的思路挖掘国企改革的机会,结合事件驱动因素、行业特点、市值规模等重点布局两三个区域的国企改革标的。
“这就是主题投资的做法,我们根据各个区域的进展进行波段操作。”一位管理国企改革主题的基金经理坦言,近期资金关注的热点是广东、上海和江浙一带,但若其他区域的国企有新动作,他们会将资金腾挪到新区域。
记者注意到,采取主题投资策略的基金经理,他们的投资风格偏向成长股,行业研究背景普遍为TMT等新兴产业。
龙虎榜的数据印证了机构资金参与国企改革标的时的选股偏好,如总市值低于100亿、大股东持股比例比较低等。
过去一个月,机构净买入的国企改革股,如瑞泰科技(002066.SZ)、贵糖股份(000833.SZ)、中
- 大学生股民:炒股未必会赢 错过牛市一定输(2015-06-23)
- 牛市惊险一“跳” 神奇规律预示中期调整(2015-06-19)
- 国泰君安:牛市使命未完成 货币政策宽松方向不改(2015-06-19)
- 5000点关口波动加剧 牛市仍将继续(2015-06-17)
- 牛市七大怪象:奇葩更名后股价飞涨 黑天鹅不黑(2015-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