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卡新老骗术大盘点
摘 要:近年来,我国银行卡业务取得了跨越式发展,银行卡已成为个人使用最频繁的非现金支付工具。然而,随着持卡人群体的迅速扩大,银行卡诈骗手段也不断翻新,让很多持卡人防不胜防。如何识破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法,提高银行卡用卡风险防范意识,是每个持卡人所关注的内容。为此,北京青年报记者对常见的银行卡诈骗情况一一进行盘点,同时,邀请交通银行北京市分行电子银行部专家为持卡人破解骗术并为防诈骗支招。
站即为我们常所称的“钓鱼网站”。对此普通银行客户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一般情况下银行不会因为自身系统升级、改造等原因,要求客户输入密码等个人信息,也不会要求客户进行模拟交易。
其次, 不要轻易登录不明网站,更不要在不明网站上输入银行卡及密码信息。
最后,发现资金被盗后,应立刻联系银行进行确认,并采取冻结银行卡、修改交易密码等措施,同时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支招:交行教你如何正确使用银行卡
密码设置不要过于简单
密码设置是安全用卡的第一关,交行提醒持卡人在设置密码时不要设置简单数字排列的密码或用生日日期、电话号码、身份证件号码、家庭住址门牌号、邮编号等有关个人信息的数字作为密码,以防被不法分子破译。此外,不要将密码存放在手机里,更不要写在银行卡背面。确保只有您本人知道密码。谨防不法分子冒充银行和公安机关工作人员骗取密码。
刷卡消费不要离开视线范围
外出吃饭、购物,很多人喜欢用银行卡支付。对此,交行提醒持卡人,刷卡时不要让银行卡离开你的视线范围,要留意收银员的刷卡次数;输入密码时,应尽可能用身体遮挡操作手势,以防不法分子窥视;拿到收银员交回的签购单及卡片时,请认真核对签购单上的卡号、交易日期以及交易金额等信息是否正确,卡片是否确为您本人的卡片。
ATM操作注意提防周围的人
交行提醒持卡人,在进行ATM 操作时,要注意提防周围的人。此外,输入密码时,应尽量快速并用身体遮挡操作手势,以防不法分子窥视。如果 ATM机出现吞卡或不吐钞故障,不要轻易离开,可在原地拨打银行卡客户服务热线进行求助。离开 ATM 前,也要取走银行卡与钞票,并确认取出的银行卡确为本人的银行卡。
登录网上银行不轻易透露账号和密码
交行建议持卡人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银行网站地址进入网站页面,并将该网址添加至收藏夹,方便下次使用。不要通过其他网站链接访问网银网站,如果发现仿冒银行网站,应立即向银行举报。不要向任何人透露账号、密码信息,不要相信任何通过电子邮件、短信、电话等方式索要账号和密码的行为。已经向不明人员或网站提供账号及密码的持卡人,请立即通过网上银行修改密码,或致电客服热线重置您的密码。此外,尽可能不要在公共场所(如网吧)使用网上银行,完成网银业务或中途离开时,要及时退出网银页面。
网上购物注意保护个人隐私
随着网上购物人群的增多,在购物而引发的支付纠纷也在增多,交行提醒持卡人在网站进行购物时,如果是初次交易,建议确认商户的固定电话(而不是手机号码)以及邮寄地址(而不只是邮箱地址),验证商户的真实可靠性。
在支付页面进行支付时,留意网页地址的前缀变为“https://”,并且IE浏览器右下角状态栏上显示图案,这个标志表明你的交易受到加密措施的保护。此外,由于购物网页随时有可能更换,交行建议持卡人将订单及网页上有关消费保证的事项,包括送货时间、客户服务、退货办法等打印出来,万一受骗,可及时向工商管理部门或消费者保护协会举报。
反诈骗案例:
交行亚运村支行
构筑电信诈骗防线
为减少电信诈骗案件的发生,交通银行北京亚运村支行加强了对客户填单工作的指导,通过观察客户的举止行为,判断客户是否被犯罪集团控制。用细致的服务为客户构筑起防范电信诈骗的第一道防线。
早在2014年7月份,该网点就制定了“三问二看一核对”流程服务,通过这一流程判断客户是否遭遇电信诈骗,提醒客户避免上当受骗。“三问”:一问客户转出资金用途,二
- 兄弟倒卖银行卡获利150万元(2015-06-17)
- 客户银行卡遭异地盗刷8万 银行失责全额赔偿(2015-06-15)
- 没逛“蘑菇街” 银行卡内金额却被对方所扣(2015-06-12)
- 银行卡诈骗遭遇“骗中骗” “掐卡”骗局露面(2015-06-10)
- “520”发红包秀恩爱 银行卡万元被盗光(2015-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