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卡新老骗术大盘点
摘 要:近年来,我国银行卡业务取得了跨越式发展,银行卡已成为个人使用最频繁的非现金支付工具。然而,随着持卡人群体的迅速扩大,银行卡诈骗手段也不断翻新,让很多持卡人防不胜防。如何识破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法,提高银行卡用卡风险防范意识,是每个持卡人所关注的内容。为此,北京青年报记者对常见的银行卡诈骗情况一一进行盘点,同时,邀请交通银行北京市分行电子银行部专家为持卡人破解骗术并为防诈骗支招。
宣传教育,经常派人员走进网点周边社区开展金融产品推介、普及金融知识、反假货币、预防电信诈骗、打击非法集资等宣教活动,将交通银行企业文化、金融产品、服务理念等带到社区。伴随着户外宣传教育活动的开展,支行已与周边多家单位建立起良好关系,客户满意度不断提升。
交行通州支行营业室 将诈骗扼杀在摇篮之中
2015 年4 月21 日16:30 左右,一位老先生来到柜员孙萌的柜台前办理开卡业务,孙萌见该客户情绪低落、表情紧张,似乎有什么大事发生过,遂仔细询问该客户办卡用途。对方表示要开卡,并强调要开能做网银转账汇款的卡。
客户李先生,今年已经61 岁,穿着朴素,言谈质朴,看上去不属于喜欢追逐新潮、愿意上网操作交易的客户。孙萌没有贸然为其开卡,而是继续询问客户办卡及开通网上银行的用途。李先生告知,“大兴区人民法院”电话通知他,说是其涉嫌参与一起洗钱案件,开通银行卡后,将其名下所有卡中的钱均转到此卡中,以便司法机关进行检查。
李先生所述情况是社会上常见的不法分子惯用诈骗手法,柜员孙萌立马意识到李先生被骗了。于是,孙萌马上将这一情况上报营运主管张蕾,同时对客户进行劝说,并将当前社会上常见的诈骗手段告知客户,提醒李先生务必提高警惕,以防上当受骗。
在劝说客户的过程中,犯罪嫌疑人不停拨打李先生的手机,催促其尽快办卡,并强调,如果银行员工问会不会使用网银,就答复会用。
种种迹象表明,李先生上当了。于是,通州支行营业室决定暂不给李先生办卡,并立即协助李先生向公安机关报了警。
没过多久,两位民警来到通州支行营业厅,他们立即展开情况调查及取证工作,并对李先生进行风险提示。
当民警完成案件处理离开后,通州支行营业室员工开始对处于紧张状态的李先生进行安抚。沟通中,他们发现李先生不单纯去银行办卡这一件事,还有一件令人后怕的事,即李先生还将自己在其他银行所办卡的卡号等信息透露给了对方。为安全起见,通州支行营业室员工立即建议李先生拨打被泄露银行卡信息所属行的客服电话,尽快进行卡挂失,避免造成经济损失。
通州支行营业室员工不仅成功堵截疑似电信诈骗开卡案件的发生,还为保护客户在其他银行资金安全给出了主动防御性的建议。该网点员工周到的服务让李先生感动万分,临别时,他动情地说:“如果不是你们帮我识别了诈骗,损失可就大了,谢谢你们了!”
通州支行营业室将不法分子的诈骗图谋拒之门外,得到多方好评。
权威提醒:
上海银监局提示金融消费者
谨防虚假“官方”短信致信用卡遭网络盗刷
近期,上海银监局接到辖内部分机构信用卡中心反映,自今年5月下旬起,不法分子利用假冒商业银行发送虚假短信、实施网络盗刷的事件呈多发态势,对客户资金安全以及银行声誉均产生严重影响。
不法分子利用“伪基站”技术向特定区域手机机主发送显示为955**的虚假官方短信,以“积分兑换现金”、“额度调整”等名义诱骗客户点击短信中的“钓鱼”网站链接。“钓鱼”网站仿冒银行官网的样式,引导客户输入卡号、身份证号、手机号、密码等信用卡信息,最后假借“虚拟扣款”名义进一步骗取客户输入动态验证码,而此“虚拟扣款”实则是不法分子另行发起的网络盗刷交易。盗刷交易主要用于购买虚拟充值类商品。
为此,上海银监局要求辖内相关机构,加强持卡人用卡安全宣传,及时采取措施应对信用卡盗刷风险,积极帮助消费者降
- 兄弟倒卖银行卡获利150万元(2015-06-17)
- 客户银行卡遭异地盗刷8万 银行失责全额赔偿(2015-06-15)
- 没逛“蘑菇街” 银行卡内金额却被对方所扣(2015-06-12)
- 银行卡诈骗遭遇“骗中骗” “掐卡”骗局露面(2015-06-10)
- “520”发红包秀恩爱 银行卡万元被盗光(2015-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