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飘飘IPO三大赌局:疯狂扩张产能 面临经营风险
摘 要:在香飘飘披露招股说明书之后,它的神秘面纱也首次被揭开。然而,作为欲冲击“奶茶第一股”的香飘飘,它的IPO路上充满了赌局。产能的翻倍扩张计划、坚持产品结构单一化布局以及尝试进军全新的液态奶茶领域,香飘飘上市之后的重点布局方向已逐渐清晰。
在香飘飘披露招股说明书之后,它的神秘面纱也首次被揭开。然而,作为欲冲击“奶茶第一股”的香飘飘,它的IPO路上充满了赌局。产能的翻倍扩张计划、坚持产品结构单一化布局以及尝试进军全新的液态奶茶领域,香飘飘上市之后的重点布局方向已逐渐清晰。然而,在业内人士看来,香飘飘的每一场布局都像是赌局,在面临着一定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经营风险。而香飘飘在这些赌局中押宝的成败,将直接决定香飘飘在上市之后的业绩表现。
赌局一:“疯狂”扩张产能
招股说明书显示,香飘飘上市后首募资金的最大用处是要投资到“年产14.54万吨杯装奶茶自动化生产线建设”项目中去,公司拟使用募集资金约4.879亿元,约占公司募集资金总量7.485亿元的65%。然而,北京商报记者发现,香飘飘的产能扩张之路似乎走得有些激进。
据了解,2012-2014年,香飘飘的产品产能分别为12.41万吨、15.19万吨以及15.4万吨。公司表示募投项目拟三年内完成并投产,若以2014年产能15.4万吨计算,在香飘飘的募投项目实施之后,公司的产品产能总计将达到约29.94万吨,同比2014年产能增长约94.4%,近乎翻倍。而在2014年,公司的产能增长率仅为1.38%。由此可见,香飘飘上市后的产能扩张之路可谓疯狂。
实际上,香飘飘此前的产能利用率并不是完全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反而是呈现连续下滑。2012年、2013年、2014年以及2015年1-6月,香飘飘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102.77%、88.22%、86.9%和45.02%。不过,香飘飘方面却表示公司的产能瓶颈凸显。“在公司每年的销售旺季,各生产基地均超负荷进行生产,产能利用率超过100%。”据了解,香飘飘主营的产品杯装奶茶销售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每年的四季度到次年的一季度为生产及销售旺季,二季度及三季度为生产及销售淡季。
“公司产品的季节性特征凸显,疯狂扩张之后淡季的产能如何平衡是个问题。”一位资深业内人士称。而大肆扩张之后的风险远不止这些。2013年、2014年香飘飘的营业收入出现了一定的下滑,分别为约21亿元和20.9亿元,而营业收入下滑如果是因为市场的需求下滑而引发的话,那么香飘飘的产能翻倍扩张计划将很可能为公司带来巨大的经营风险。而香飘飘也在招股书中表示,募投项目完成之后,公司可能面临着产能扩大的市场营销风险、快速扩张导致的管理风险以及固定资产折旧增加导致的利润下滑风险。如果新增的杯装奶茶募投项目不能达到经营预期,那么仅这一项目每年将为公司新增固定资产折旧费用约3849.88万元,将对公司的业绩造成很大的不利影响。
除了押注产能扩张,香飘飘在广告费投入方面也是不惜重金。2012-2014年,香飘飘的广告费分别为31740.51万元、29813.87万元和33277.97万元,而公司对应的当年净利润分别为17018.09万元、18415.89万元和18527.11万元。据计算,2012-2014年,香飘飘的广告费投入分别占当期营业收入的16.5%、14.2%和15.9%。“随着公司产能的扩张以及新产品的上线,估计营销费用还会大幅增长,如果长时间广告投入过大而业绩增速不及预期,则可能对公司业绩形成一定的影响。”上述业内人士称。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在广告方面愿意大笔“烧钱”,但是在科研投入方面香飘飘可谓是十分“吝啬”。北京商报记者发现,2012-2014年,香飘飘的研发支出分别为164.17万元、388.42万元和1477.14万元,分别占当期公司营业收入约0.09%、0.18%和0.71%。虽然有一定的增长,但仍然处于较低水平。而实际上,2012-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