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家经济型酒店神话破灭 转型失利欲回A股捞金?
摘 要:今年3月,成功拆除VIE结构的暴风科技回归A股,便演绎了一场30多个涨停的吸金神话。类似的造富神话已成为中概股回归的动力。有媒体统计,今年以来,已有30家中概股公司宣布了私有化计划,总交易额达310亿美元,高于此前六年的总和。
如家私有化背后:家的诱惑还是钱的诱惑?
在如家登陆纳斯达克的 9 年里,美国市场对如家的表现并不满意。尽管它的酒店数量已经从上市之初的 82 家膨胀至 2787 家,但停留在低价酒店市场的扩张没能拉高股价。
如家股价在 2008 年的最低位仅为 7.3 美元,即使披露了私有化协议,公司的股价依然停留在 20-30 美元的水平上,跟刚上市时一样“平淡”。
值得注意的是,如家此次私有化一直被笼罩在如家股价、市值被低估的气氛中。有业内观点称,如如家的确在中国市场发展得不错,但是如家的酒店项目基本都在中国,其实海外投资者并不十分了解中国市场的情况,而且由于中国市场发展迅速,有些模式和策略非常符合中国市场但是却并不能完全被海外投资者理解,这也就造成了如家在美股市场的股价和市值被低估了,既然被低估了,那还不如退市,这样对于如家而言是最有利的。
而作为此次私有化的主角,如家也有过类似的表述。今年6月15日,《北京商报》曾报道称,如家相关负责人表示,如家退市打算的主因也是困于美股市场估值不高。
尤其是今年大量中概股启动私有化,重回A股并受到资金热捧的情况下,如家理所当然被当成另一个被低估的中概股。
暴风科技3月24日登陆创业板以来,连续上演30多个涨停,股价从7元飙到最高327元,股价上涨40倍,不仅是“最炫A股”,也是中概股回归的动力。暴风科技总市值超过300亿元,超越在美上市的优酷土豆,是迅雷市值的8倍。
有机构认为,中概股估值低,关键原因在于美国资本市场的交易制度不同于A股,美股可以做空、退市,而且两个市场的投资思路差异巨大。从中概股和A股行业龙头市场表现比较看,两个市场龙头股市值差距很明显。今年4月,CDN/云计算领域的中概股蓝汛市值13亿元,A股的网宿科技市值244亿元,网宿科技是蓝汛的18.2倍;互联网领域的东方财富市值499亿元,是中概股金融界9亿元的82.6倍;户外传媒领域的粤传媒市值128亿元,是中概股航美传媒8亿元的22倍。截至昨天收盘,蓝汛市值12亿元,网宿科技市值443亿元;东方财富市值922亿元,金融界市值6亿多元;粤传媒市值165亿元,航美传媒市值21亿元。
无论如何,暴风科技式的暴富神话正吸引越来越多中概股回归。今年12月10日,据北京青年报称,今年以来,已有30家中概公司宣布了私有化计划,总交易额达310亿美元,高于此前六年的总和。
而如家同样难抵挡钱的诱惑。如家酒店集团CEO孙坚曾公开表示,启动私有化显示出如家创始股东和大股东对中国市场、民族品牌的信心,也是如家酒店集团战略转型发展的良好契机。
孙坚提到的“转型”无疑是此次私有化的一个关键点。此前,曾有观点认为,如家从美国退市原因之一是自身战略转型发展的需要。如家的服务输出和品牌影响力在美国市场并不占优势,其在资本市场的吸金能力并不强,而中国股市目前的融资能力会强出很多,退市全力发力中国市场是必然,此外首旅集团拥有400多亿元的资产,显然对于如家转型能够起到巨大的资金支持。
一位业内人士则对中国经济网记者表示,私有化很可能只是如家计划中的一小步,下一步如家可能会登陆A股。“如家的经济型酒店神话已经破灭,在美股已失去大量融资的条件,压力空前。多元化的转型路无疑是条出路,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家的发展处处需要钱。背靠首旅金主,回国后谋划融资无疑是如家这步棋的真正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