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主播”,还是新经济
摘 要:当各路人马齐聚直播间疯狂带货,有人说这是直播经济的当打之年。行业不景气,越来越多的人想给自己增加一个主播身份。他们中有中年标签罗永浩,也有话题女王“董小姐”,还有数不清扎堆上阵的明星艺人。
当各路人马齐聚直播间疯狂带货,有人说这是直播经济的当打之年。行业不景气,越来越多的人想给自己增加一个主播身份。他们中有中年标签罗永浩,也有话题女王“董小姐”,还有数不清扎堆上阵的明星艺人。
人人渴望信息增量的时代,恰恰总是苦于求而不得。遗憾的是,如潮水般涌入直播间的新主播们,好像也没有能够带来什么新内容。
没找到自己的直播密钥之前,如果只是带货,明星也好,企业家也罢,能够给直播带来的最大增量便是自己。而关于他们自己,最有价值的往往是“第一次”。过了“第一次”,越多地暴露于人前,好奇心被抵消得越快,讲不出新故事,这个最大的增量也将递减流失。
主播们成功的密钥,在于人为地给商品增设了体验,表达了态度,而后引发共鸣,最终刺激购买。产品+体验+态度串联起整个链条,其实是为单一商品做了信息扩围,将体验和态度生成了价值。
市场之所以选择了“李佳琦”,不仅在于他斗胆举荐上千元的面霜声称买了不败家,还能对昂贵的爱马仕翻白眼,喊出不值得。这种生动的矛盾和对立,隔着手机屏幕演变成难得的人间真实,成了主播的个性和价值。
主播带货,激活了电商直播生态。2019年彻底爆火之后,无论是淘宝、京东、拼多多、苏宁这类电商平台,还是快手、抖音等短视频平台,甚至连百度都试图在电商直播上分到一杯羹。被电商和短视频再次激活的直播,如果依然归宗于传统的贩售商品,新经济未免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直播行业从百家争鸣风光无限,到人走茶凉繁华落尽,满打满算不过三年时间。在这三年,一直播、映客、花椒、斗鱼、虎牙、熊猫,从秀场内的“千播”大战,到秀场外的欠薪挖脚,“仗”打了不少,之所以没成就一个像样的新经济,在于始终未能突破同质化的藩篱。
那些年的直播经济急于求成,光顾着用数据吸引投资目光,为资本和流量厮杀,一边杀死了对手,一边也杀了自己。造富神话在直播行业不断上演,行业巨头一口吃了个“胖子”,在用户数量达到顶峰之后,再也无力消化。
注意力经济在内容创新上的贫瘠,走起路来终究挺不直腰板踉踉跄跄。而实现内容差异化需要摆脱低俗,拓展领域、抬高制作壁垒,这些无疑又会增加流量变现难度……很快,只迁就流量一头的短视频上位,商业竞争、资本压力折磨,直播渐渐败北。
热闹的直播间,人来人往。这个春天,像极了几年前人们口中直播业的春天。直播间里的罗永浩到底在卖什么?或许就是卖老。直播到底算不算新经济?充其量还在迎新,而非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