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避信用卡“陷阱”降低使用成本
摘 要:当下,几乎每个人的钱包里都有几张信用卡,利用的好,就可以给持卡人的消费、理财带来方便,利用的不好,则有可能令持卡人掉入“甜蜜的陷阱”,甚至让信用记录受损,此时用卡成本已在不知不觉中上升。
当下,几乎每个人的钱包里都有几张信用卡,利用的好,就可以给持卡人的消费、理财带来方便,利用的不好,则有可能令持卡人掉入“甜蜜的陷阱”,甚至让信用记录受损,此时用卡成本已在不知不觉中上升。如何才能趋利避害,让风险如烟消散而刷卡的快乐常伴左右呢?本期,让我们一起来了解。
办卡免年费?条件大不同
在信用卡竞争白热化的当下,为了吸引消费者办卡,或留住老客户,不少银行会赠送各种礼品,甚至以“免年费”来做诱惑,让办卡者觉得零成本使用该行信用卡。但实际上并非如此,信用卡免年费是有条件的。
解析:据了解,绝大多数银行“办卡免年费”都只针对“首年”,次年及以后是否收年费要视使用情况而定。如招商银行信用卡,首年年费可免,当年刷卡消费满6笔(不限金额)即可免次年年费。此外,还有银行根据当年刷卡消费金额的多少来评判是否收取年费。但一些高端卡如钛金卡、白金卡的年费较高,一般难以免去,因为持卡客户享受的高端权益是以缴纳年费为基础的。如建设银行的信用卡钻石卡收费标准为主卡5800元/年,附属卡3800元/卡,虽然费用较高,但其持卡客户可享受的权益也是超值的——— 最高信用额度,境内30余家、境外600余个国际机场贵宾厅服务,每年28场一流球会的高尔夫联谊赛等。需要提醒的是,不管信用卡如何收取年费,持卡人都要谨慎申请信用卡,并按时缴纳或按条件“抵消”年费,以免信用受损。
最低还款额不影响信用?欠款利息不容忽视
众所周知,如果持卡人因为账单金额过大而无法在最后还款日前全额还清,可以以偿还最低还款额的方式保持良好的信用记录,但欠款利息却不容忽视。
解析:在“全额罚息”时代,若持卡人在最后还款日之后仍有欠款,绝大多数发卡行都会对持卡人按照总消费金额计息。近日,中国银行业协会公布的将于今年7月1日起实施的《中国银行卡行业自律公约》将“全额罚息”调整为“容差还款”,即当持卡人在到期还款日后,账户中未清偿部分小于或等于一定金额时,应当视同持卡人全额还款,不在全额计息的范围内;而“容差还款”的上限为10元,即10元以内无需担心“全额罚息”。目前,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兴业银行、华夏银行、浦发银行、民生银行等十多家银行均推出了该政策,而工商银行早在2009年就已取消了“全额罚息”的规定。但业内人士提醒,新版《公约》虽然对容差服务做了要求,但并未对全额罚息做出明确规定,如果持卡人未还款金额超过规定金额即10元,仍有可能面临全额罚息。
分期付款免息?手续费可不免
如今,信用卡的分期付款已经很普遍,从大件的家具、家电到小件的服饰、日用品,甚至外出度假、教育充电、健身美容等,都可以通过信用卡进行分期付款,而付款的方式从商场分期、邮购分期到账单分期等多种方式,确实为持卡人减轻了一次性付款的压力。但分期付款并不是“免费的午餐”,因为利息可免,手续费不免。
解析:申请分期付款后,持卡人要支付分期的手续费。对于手续费的费率标准,不仅各家银行略有不同,选择不同的分期期数,享受到的费率也不同。以某商业银行为例,3期、6期、12期的手续费率分别为0.87%、0.7%、0.6%。国有银行的手续费比率通常略低于股份制银行。此外,一旦分期开始,手续费是不退的,也就是说即使持卡人想提前偿还欠款,手续费仍需按原计划扣除,并在最后一个还款日前将剩余分期的手续费一次性还完。可见,提前还款并不降低分期成本,持卡人在分期前必须考虑清楚。
我的财富,我争取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理财意识逐渐增强,可接受的理财渠道也随之增多,从单纯的银行储蓄变为理财产品、基金、保险、黄金等多元化的综合性投资,这样做的原因无非是想多积累一点财富,让自己早出晚归辛苦赚来的钱不至于在通胀来临时缩水。
然而,与之相伴而生的金融侵权行为却让你的财富权益受到侵害: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让你陷入理财陷阱、理财产品到期收益率低、存款变保单、保险理赔需求被拒绝、投资手续费遭遇不透明忽悠……在全民理财时代,此类侵权行为屡见不鲜。
对此,本报特开通“我的财富,我争取”维权热线。如果您在日常生活中遭遇了金融消费陷阱或不公待遇,请大胆说出来,我们将尽最大努力帮助您和对应的金融机构充分沟通,争取件件落实,尽最大可能维护您的合法权益。
- 信用卡积分遭"贬值" 7万刷卡积分只能换一个水杯(2013-03-19)
- 不良信用记录“处理”有方 有负面记录不要立即销卡(2013-03-18)
- 市民被办信用卡遭恶意透支 浦发审核程序被质疑(2013-03-13)
- 信用卡欠5元被罚78元 银行称全额罚息是国际惯例(2013-03-13)
- 支付宝虚拟信用卡即将登场(2013-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