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济南日报 济南时报 都市女报 当代健康报 人口导报
外文版
繁體中文

渐被淡忘的“济南化肥厂”

http://www.e23.cn2013-03-28济南时报

    摘  要:1958年建厂的济南化肥厂,是省内第一家氮肥生产企业,产品一度占领南方大部分市场。近几年,由于体制、机制、市场等方面的原因,企业陷于全面停产,随后通过改制成立济南化肥厂有限责任公司,成为泰安山东盛大科技集团下属的公司。目前,该企业以产售硝酸为主,但由于市场环境,发展举步维艰。

渐被淡忘的“济南化肥厂”

  济南化肥厂老厂房 记者刘有杰 摄□本报记者 刘有杰 实习生 倪赛美

  工业北路王舍人镇东侧,静悄悄地“躺”着一家近千亩的工厂,高耸的烟筒、长长的铁轨以及巨大的厂房,诉说着当年的辉煌,这里的产品曾叱咤国内化肥市场。杂草丛生的厂区内,破旧的窗户、斑驳的外墙以及锈迹斑斑的设备,暗示着如今的萧条和落寞。

  1958年建厂的济南化肥厂,是省内第一家氮肥生产企业,产品一度占领南方大部分市场。近几年,由于体制、机制、市场等方面的原因,企业陷于全面停产,随后通过改制成立济南化肥厂有限责任公司,成为泰安山东盛大科技集团下属的公司。目前,该企业以产售硝酸为主,但由于市场环境,发展举步维艰。

  投资失当致使停产

  记者采访了多位济南化肥厂前职工,大家均把工厂彻底停业归咎到三期硝酸设备的投资失败。一位知情人士透露,2003年,济南化肥厂决定上马该厂第三期硝酸设备,以增加产量和降低成本。该厂从美国引进了一套二手硝酸生产装置,价值1.2亿多元。

  问题随之而来,由于工厂一直使用的是上世纪的生产设备,设备技术要求低,人工操作占大半。三期硝酸设备为全自动控制,又是二手淘汰设备,问题多。工厂技术人员经过数月努力仍不能将其投产,工厂甚至请来专家,但仍无济于事。久而久之,价值上亿元的化工设备不得不搁置在厂区,无法使用。

  技术工老藏回忆,当时他也参与了三期硝酸的安装调试,“一期二期的老设备都是半自动生产,很好操作,但三期是用电脑控制,技术工根本操作不了,从研究院请来的专家也没管用。”

  看着设备一天天闲置,大家只能干着急,并有人质疑工厂上马三期硝酸太草率。有人了解到,这套设备在美国属于淘汰设备,已经在美国闲置了很多年,没有连续生产的记录。

  除此之外,很多职工认为工厂一系列投资失败加剧了企业下滑的状况。由于时过境迁,记者无法求证多项投资是否属实。例如,2003年前后,济南化肥厂收购了莱芜化肥厂(后改名莱芜东浩化工有限公司),几年内投资总额接近1亿元。

  2007年,济南化肥厂将生产的命脉热电车间租赁给山东大强实业有限公司,租期竟然为30年,但租赁后的热电系统无法保证正常的生产经营,造成企业主导产品硝酸装置的长期闲置。

  辉煌不再 渐被淡忘

  25日14:00,记者来到济南化肥厂东门,门口繁体工厂铭牌脏旧不堪,偶尔出入的货车,与一路之隔门庭若市的济钢集团形成鲜明对比。“现在厂子已经不行了,没法和当年比,那时候有的济钢职工都想方设法往这里调动。”工厂职工老王告诉记者。老王1976年进厂,从刚进厂的十几元,到后来的六七百元,工资每年都节节高升,“那时候的六七百元相当于现在的六七千元,福利也很好。”老王说。

  目前,50多岁的他还未退休,在厂里干一些杂活,每个月只发1000多元的工资,只够糊口。“当年的化肥有多少卖多少,工厂日夜生产,大车排着队往外拉货,大家干着也有劲。”老王回忆,工厂人数最多时将近4000人,夜晚的厂区如同白昼。直到2005年前后,工厂还算可以维持。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网络编辑:颜甲

浮世绘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