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成主流 微博风光不再?
摘 要:“现在微博上的少了,大家都玩微信了。”在北京读大学的万勇,是个深度互联网用户。迷上微信的,不只万勇一个。2013年年初,在两周岁生日前夕,微信用户突破3亿,并持续井喷增长,业界观点甚至认为到2013年年底,微信用户数将突破5亿。
性更强,微信通讯及社交属性更强,两者正面竞争并不明显。《福布斯》杂志在今年2月刊文指出,微博来自腾讯的竞争被过度夸大。这两个平台具有互补的功能,能够共存。
在五季咨询合伙人、IT评论人洪波看来,微博热度下降,产品自身的原因才是最主要的:“过去一段时间,新浪微博在产品、用户体验方面的创新一直比较少,更多的是在探索自己的商业模式。”
“最初微博界面很清爽,看名人大V们发微博、自己还能评论转发,感觉很过瘾,但现在感觉微博上的垃圾信息越来越多了。”万勇曾经是十足的“微博控”,如今他已开始对微博感到厌倦,“现在要从微博上获取及时有效的内容越来越难了。”
如今一打开微博,名人、大V的“段子语录”、“社会事件”和“热点爆料”等占据了主要界面,再有就是很多人晒生活中各种琐事,“内容单调重复”,万勇说,“就一个感觉,没意思”,而且界面也越来越臃肿,满版看上去令人眼花缭乱。“现在我只是隔三岔五偶尔上去看看有没有好友私信。”
除了创新不足,过度商业化也是导致用户对微博的黏性降低的重要原因。洪波认为,新浪微博在改进产品、增强用户黏性方面有许多该做的工作没有做,反而过多地去考虑商业利益,而这种商业利益往往又以损害用户体验为代价,比如说,插入的广告。
“微博的广告太烦人了。”资深微博用户方宇抱怨道,今年以来,他突然发现微博页面上出现了不少自己并没有关注的企业官微的广告,比如“XX结婚网”、“XX精品购物”,还无法强行屏蔽和删除。而且,微博里总冒出一些莫名其妙的营销账号发的广告,“要么是卖服装的要么是卖减肥药的”。
后来方宇看新闻才知道,这是新浪推出的“信息流置顶推广”广告系统。“被这样强制别人看广告,感觉不太舒服。”方宇愤愤地说。
方宇的广告“噩梦”并没有到此结束。今年4月底,阿里巴巴入股新浪微博的消息公布后,他发现,在自己微博个人页面的右侧、微博页面底部,甚至页面微博中间,时不时地总会出现一些淘宝的广告推广栏。让他更不快的是,他在淘宝上浏览过凉鞋后,在微博看到的淘宝的广告就都和凉鞋相关。方宇说,“感觉自己的隐私被商业化利用了,很不爽。”
在洪波看来,微博急于商业化,是新浪管理者面临投资者压力不得不为之举,但他强调,用户才是核心,有了用户,才有了未来的商业。如果连用户都留不住,那未来的商业也就成了空中楼阁。
如何常葆风光?
开心网红火两三年,风头就被后起之秀微博抢去;微博兴盛了两三年,风头又被新锐产品微信抢走。有评论人士将其戏称为“江山代有新品出,各领风骚两三年”。
对此,易观国际高级分析师闫小佳表示,“在互联网时代,这很正常,互联网产品的迭代周期,确实很短。”
闫小佳表示,“创新产业一直在发展,新的模式层出不穷,谁也不能说微信就是社交的终点站,新陈代谢很正常,假如说明年微博这种模式死了,也不足为奇,因为产业还是在继续发展,新陈代谢是永远在进行着的,不会停下来。”
洪波也认为,再好的产品也会有风光不再的时候,也会遇到天花板。
在博客中国创始人方兴东看来,这个天花板的高度是由产品的目标用户的属性决定的:博客的用户需要能够成篇地写文章,核心用户达到一两亿就很难增长了;微博门槛低了很多,但也
- 全国联动徒步接力 百年人寿“喊”你来参与(2013-05-29)
- 茅台官方微博悄然开张 要求经销商“正面评论”(2013-01-23)
- 部分银行推销理财品又出怪招:微信揽客、购买送蔬菜(2013-05-25)
- 新版手机QQ与微信雷同 超九成用户给出最差评分(2013-05-14)
- 银行信用卡的微信时代来临了(2013-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