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成主流 微博风光不再?
摘 要:“现在微博上的少了,大家都玩微信了。”在北京读大学的万勇,是个深度互联网用户。迷上微信的,不只万勇一个。2013年年初,在两周岁生日前夕,微信用户突破3亿,并持续井喷增长,业界观点甚至认为到2013年年底,微信用户数将突破5亿。
需要一定的写作编辑能力,核心用户大概三五亿;微信更简单,会说话就行,十亿级的目标用户都是可能的。
虽然互联网产品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天花板,但洪波也强调,“好的产品的天花板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更高。”比如说,Facebook已超过11亿用户,还在继续发展。
如何让天花板尽可能地高,让产品保持更长时间的兴盛?洪波认为,首要的是不断创新,为用户提供持续的新鲜体验。洪波指出,QQ之所以能保持14年长盛不衰,就在于不断改进产品、不断地更新功能、不断地服务用户。“今天的QQ跟14年前推出的QQ已经太不一样了,用户也不一样,用户对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你必须提升自己才能跟得上用户需求的改变。”
其次,谨慎商业化、更关注产品本身。在互联网世界里,成功的产品不少,昙花一现的更多。浮躁、功利让许多网络新贵半路折戟。微软公司全球资深副总裁、微软亚太研发集团主席张亚勤直言,对商业化过于关注、过于急功近利是中国互联网领域的一个弊病。
“赚钱本身无可非议,但对互联网企业来说,首先要追求的应是服务好用户,赚钱是一个水到渠成的结果。”洪波表示。在这方面,国外的Facebook、Twitter更为谨慎,用洪波的话来讲,“感觉不是那么商业,不是那么急迫。”
国内也有做的不错的例子,比如微信。也许是吸取了微博的“前车之鉴”,微信在商业化上显得格外小心翼翼。曾几何时,微信经常推送腾讯产品的广告条,影响用户体验。在内部会议上,腾讯董事会主席马化腾要求控制这类推广。“目前在微信中基本看不到这类推广了。”被称为“微信之父”的腾讯公司高级副总裁张小龙在接受本报采访时反复强调,“即使我们要走商业化尝试,也会在保证用户体验为第一的基础上来做。”
今年6月5日,在腾讯“把脉”沙龙上,微信产品总监曾鸣也明确表示微信公众平台“不是一个纯粹的营销工具”,并坦言微信要解决获得信息与信息过载的平衡。
专注于产品,专注于用户体验,这正是洪波看好未来微信发展的地方。微信能否打破“风光不过两三年”的怪圈?令人期待,这个问号,有待时间给出答案。
天涯社区:
天涯社区,创办于1999年3月,是一个在全球极具影响力的网络社区。自1999年的创立到2009年微博的横空出世,一直吸引着数以千万网民的注意力达10年之久。
从2010年开始,天涯社区昔日的风光一去不复返,颓势却暴露无遗。这个号称国内最成熟、最活跃的社区,虽然已经走到了自己的第14个年头,但其注册用户也仅有7600多万,同时在线人数也就维持在100万左右。相形之下,2009年上线的新浪微博,其注册用户已超过5亿。
网易聊天室:
聊天室是中国最早的在线互动方式之一。网上聊天室曾是38.8%的网民最常使用的网络服务之一。网易是国内最早提供聊天室服务的网站之一,最高峰值时,数万人同时在线聊天,曾创下了55476个聊天室同时使用的辉煌战绩。
到2008年,网易聊天室同时在线人数已经不足5000人。2008年11月1日,网易聊天室停止运营。聊天室时代终结。
开心网:
作为国内一度最为成功的社交网站,开心网经历过最疯狂的成长奇迹,创办仅仅一年多,用户即超过6000万,并且凭借“偷菜”、“停车”等游戏让数千万的都市白领乐此不疲。
从2010年底开始,随着微博的风生水起,遭遇流量下滑和人气锐减已经是国内社交网站不争的事实,开心网的境遇则格外明显。用户活跃度下降、页面浏
- 全国联动徒步接力 百年人寿“喊”你来参与(2013-05-29)
- 茅台官方微博悄然开张 要求经销商“正面评论”(2013-01-23)
- 部分银行推销理财品又出怪招:微信揽客、购买送蔬菜(2013-05-25)
- 新版手机QQ与微信雷同 超九成用户给出最差评分(2013-05-14)
- 银行信用卡的微信时代来临了(2013-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