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手机代工厂低利润抢订单:一台仅赚2分钱
摘 要:“原来给手机品牌厂商做代工生产,最少也有2个点的利润,但目前一些代工厂为了抢生意,加工利润低到每台2分钱也都肯做。”近日,本报记者在深圳、东莞等地的手机代工厂走访发现,一些本土手机品牌厂商花费巨资建成的手机生产线产能巨大,除了生产自己品牌的手机之外,常年“吃不饱”,甚至连日常运营都很困难,不得不低价、甚至没利润也要抢代工单。
据了解,随着智能手机大幕的启动,一些中国内地的手机厂商看到了代工生产巨大的空间,纷纷花费巨资投入建设了手机生产工厂。
投资达数千万
某手机工厂负责人欧阳强给本报记者算了一笔账,如果要建一个月产能100万台手机的手机生产工厂,首先需要4~5条SMT贴片机,而一条这样的生产线需要800万元,5条就需要4000万元;另外还需要12条相应的组装线,一条线上以26个工人计算,只计算工人工资,每个工人每个月薪水平均为3000元人民币,那12条生产线上一个月的员工工资就要近90万元,还不算水电、房租以及机器的折旧费等。
欧阳强表示,目前国内除了部分品牌手机商拥有自己的生产线外,深圳、东莞一带还有不少专门只做代工生意的生产工厂,代工生意也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而在国产手机整体表现并不如意的情况下,如何能抢到订单成了这些手机生产工厂生存下来的关键。
接单只为不停工
对于为何花费巨资建手机生产线,本报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国产手机品牌要想把量做起来,则必须有自己的生产工厂,因为有工厂,才能在接到订单后迅速投入生产,而不必受制于代工厂,“但这就有巨大的市场风险,因为一旦市场不好,自有品牌卖不动,那要找代工生意则又受制于其他品牌厂商,因此花费巨资建设的工厂对品牌手机厂商来说是一个两难的问题”,上述业内人士杨群这样表示。
而欧阳强则透露,如果没有足够的订单,月产能达百万台的手机工厂生存则变得艰难,如果一条生产线停产一个月,仅人工费就要亏损7.8万元人民币,还没有包括其他费用。而如果停产太久,重新招聘工人又得花时间进行培训,因此很多工厂就只有通过低价拿到订单来保证工人能正常开工。
- 证券行业规划有望本月中旬定稿 利润或增十倍(2013-06-05)
- 银行变相输血贷款受限项目 缓解自身利润压力(2013-06-03)
- 本土运动品牌“悲情”一季度(2013-05-30)
- 利润薄收购站不愿收 啤酒瓶或成一次性消费(2013-05-29)
- 城商行利润增速普降 央企系逆势狂飙(2013-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