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反”能给本土葡萄酒多大利好
摘 要: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在18日的例行发布会上表示,国内的葡萄酒产业在此之前就已经多次和商务部沟通,提出申请,指控原产于欧盟的进口葡萄酒以倾销、补贴等不公平的贸易方式进入中国市场,对中国葡萄酒产业造成冲击,并申请要求商务部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

“双反”能给本土葡萄酒多大利好
业内人士认为:葡萄酒消费由购买行为决定,国产葡萄酒应多提升品牌价值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在18日的例行发布会上表示,国内的葡萄酒产业在此之前就已经多次和商务部沟通,提出申请,指控原产于欧盟的进口葡萄酒以倾销、补贴等不公平的贸易方式进入中国市场,对中国葡萄酒产业造成冲击,并申请要求商务部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此后,我们认为申请书内容已基本满足相关要求,因此决定启动调查程序。这次调查涉及的产品范围要以商务部立案公告中描述的产品范围为主,本案申请人提出的调查对象是原产于或者出口自欧盟的进口葡萄酒。
据了解,早在去年,中国酒业协会葡萄酒分会就向商务部递交了要求对欧盟葡萄酒进行双反调查的申请。该协会秘书长王祖明提供的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从欧盟进口葡萄酒数量急剧增长,由2009年的0.64亿升迅速上升至2012年的2.57亿升,年均增幅接近60%,占我国总进口数量的比例也由2009年的37.15%迅速攀升至65.16%。
实质影响并不大?
近年来,全球葡萄酒供给过剩,而中国已成为欧盟各国葡萄酒最大的出口市场。据海关统计,2012年中国自欧盟进口葡萄酒2.57亿升,占进口总量的65.16%;欧盟葡萄酒对华出口国主要是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和德国,其中2012年法国对中国葡萄酒出口量为1.4亿升。欧盟的葡萄酒一直是“供大于求”,甚至成了政府的“负担”。中国已经成为这些国家的“希望”和“未来”。一旦中国市场受阻,对这些国家的很多企业是有很大影响的,其中包括大量中国资本收购以法国为主的酒庄。
然而,有业内人士认为,双反对高端酒的影响不大,深层次来说,在市场上比较难体现出来,不可能由于双方进口酒价格上升了,终端价格就跟着上涨了,这个很难,更多的是经销商的利润降了,市场的投入减少了。但是,一直以来,进口欧盟葡萄酒的利润也是不低的,虽然现在较过去有所下降,但总体利润率至少在100%以上。欧盟对华葡萄酒快速增长的部分主要是中低端葡萄酒,尤其是价格在3欧元以下的葡萄酒。而这部分酒在国内的销售定价非常不透明。所以,实质的影响并不大。
如果中国的经销商放弃欧盟中低端酒,还有很多可以选择。以智利为主的其他国家的葡萄酒价格相比欧洲更低,在中低端抢占市场的能力更有优势。而国内的贸易政策也显示,智利对华出口的关税逐年降低,2013年关税已经降到2.8%,到2015年智利葡萄酒关税将降低为零。同时,中国和澳大利亚关于葡萄酒关税降低的谈判已经进行了两轮,未来极有可能会像智利一样。这样的行业背景下,即使欧盟出口中国的酒减少,国内葡萄酒企业仍然将面临这些国家的激烈竞争。
- 欧盟双反损人不利己 中国自卫很合理(2013-06-15)
- 商务部启动对欧盟葡萄酒“双反”调查程序(2013-06-05)
- 中欧光伏产品双反案首轮价格承诺谈判破裂(2013-05-23)
- 欧盟光伏"双反案"初裁恐对华不利 加大磋商降低损失(2013-05-06)
- “本土化”是海外并购成功的关键(2013-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