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济南日报 济南时报 都市女报 当代健康报 人口导报
外文版
繁體中文

“挣快钱时代”结束 理财要看懂经济转型大方向

http://www.e23.cn2013-06-27中国青年报

    摘  要:两天来,银行业“资金紧张”的大戏让投资市场频频上演悲喜剧。一边有人手机里不断接到理财产品收益率蹿升的短信,让人心痒;另一边是股市大落大起,“抄底”者蠢蠢欲动,被套者欲哭无泪。

 

  两天来,银行业“资金紧张”的大戏让投资市场频频上演悲喜剧。一边有人手机里不断接到理财产品收益率蹿升的短信,让人心痒;另一边是股市大落大起,“抄底”者蠢蠢欲动,被套者欲哭无泪。

  一夜间,妇孺老幼都对“隔夜拆借利率”这种专业金融名词有所耳闻。而在这场纠正“钱生钱”乱象的金融业大博弈中,人们似乎还是更关心“自己的钱能否生钱”。

  昨天,央行对“资金紧张”进行了回应。央行认为,当前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并不短缺。只是受贷款增长较快、补缴法定准备金等多种因素叠加影响,近期货币市场利率出现了上升和波动。

  有关专家认为,此次央行主动调控,而不是等到泡沫破裂后被动调整,将有利于维护金融稳定。

  买理财产品要掂量“长期与短期”

  昨天,在北京海淀区西翠路工商银行营业厅,一位女士一边看当日人民币理财产品目录,一边感叹:“这么高了?靠谱吗?”目录上一款34天的保本理财产品,年收益率达到6.5%,其他略低的产品收益率也在5%上下。

  3月底,银监会曾专门出台政策要对理财类产品加强管理。当时一般理财产品收益率都在4%上下,而一个月来理财产品收益率纷纷上调,尤其在最近一周涨势逼人。

  据不完全统计,6月以来,新发行的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超过5%的银行多达十几家,其中不乏中行、工行、建行等国有大银行。

  有消息称,建设银行新发行的一款期限为33天的银行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高达7.39%。招商银行近期一款期限为3个月的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也达到7%。有些投资者收到短信推销,甚至看到过收益率达12%的产品。

  据理财专业网站银率网数据库统计,近期收益率高于5%的非结构性理财产品已占到在售产品的1/3;而收益率达6%从前都属于高端产品,如今投资起点也开始低于10万元,可谓是“高性价比的大众理财产品”。

  该网站分析师表示,近期的市场真有点“疯狂”,也许还要持续到7月以后才能缓解。

  据银行业内人士分析,每年6月前后都像银行的“期中考试”,银行要发中期年报,业绩需要做上去。为了让数据更好看,发行高收益率理财产品不失为回笼资金的手段。通常来说,到7月中下旬,银行资金面紧张的局面或可缓解,理财高收益率现象就会减少。

  不过,专业投资人士提醒普通老百姓要注意风险。普益财富监测数据显示,6月21日至25日,有200款产品公布了到期收益率,其中有4款产品到期未实现最高预期收益率,多为结构性理财产品;其中有一款非保本产品还亏损了30%。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陈颖认为,从目前的市场环境来看,较短期限内较高收益的理财产品应该是安全的,这与目前货币市场的状况相符;但收益较高期限又较长的理财产品,随着银行资金面的变化,可能会有一些问题,需警惕风险。

  一位国有银行理财产品负责人表示,目前短期理财产品发行量和收益率双双飙涨,一方面是银行主动发行高收益产品来吸收资金,“借新还旧”,缓解眼下“资金紧张”的局面;另一方面,中小股份制银行的竞争压力大,也使得大行要通过高收益产品来留住客户。

  但从长期看,银行“高息”产品最终还是由资金使用方——贷款企业来埋单。而当前宏观经济并不景气,实体经济萎靡不振,企业投资意愿不强,因此,多数理财专家都提醒投资者,购买理财产品不要单纯追求高收益,务必关注资金投向,充分阅读产品说明书。

“老百姓投资理财想法通常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网络编辑:张晓燕

浮世绘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