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等智能手机内存缺斤少两成常态 商家宣传存猫腻
摘 要:记者近期在采访中发现,当前智能手机市场普遍存在内存容量“短斤缺两”、标识不统一不规范等现象。这意味着消费者高价购买到的三星等大牌智能手机,使用性能很可能已经被蚕食,手机资源在出厂时就已经被侵占,而使用者并不知情。
各方人士认为,随着移动互联网蓬勃发展,近年来各种智能手机的“质量门”频频曝光于报端。此次手机内存容量问题浮出水面,再一次暴露出当前我国智能手机快速发展中质量监管制度建设滞后的现状,亟待形成行业、政府、用户三方合力,共同加强建设。
一是智能手机厂商要加强自律,切实履行经营者法定义务。
中国消费者协会秘书长姜天波建议,厂商应主动消除损害和误导消费者行为,披露的产品信息要真实、准确、完整、一致,具有可验证性,对手机产品内存容量及可使用容量应给予清晰标注。
二是相关部门应尽快出台针对手机内存容量标识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为政府部门行政监管、消费者依法维权提供技术支撑。
林汉钟认为,当前智能手机领域科技发展迅速,一些检测及行业标准存在内容缺失、更新不及时现象,比如“大容量、大屏幕、高像素”,其中的“大、高”的标准就很难界定,但存储容量换算方式、实际可供使用容量等内容应有统一标准,厂商应该有明显指引,相关误差范围要予以标注,让消费者明明白白消费。
三是消费者应积极行动起来,加强对商品和服务的监督,敦促经营者切实履行应尽义务,有力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相关新闻
- 三星与海力士共享专利权 联手对抗苹果(2013-07-04)
- 三星智能手机欧洲占有率居第一 用户忠诚度较低(2013-07-03)
- 智能终端三足鼎立 苹果腹背受敌(2013-05-20)
- 三星一季度净利润创新高(2013-04-26)
- 三星W2013超高端3G智能手机 精英首选(2013-01-21)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