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产权房交易8年后毁约 上法院买家基本会输
摘 要:8月30日本报刊登松江泗泾叶家村小产权房交易现状后,引起一些读者和专业人士的关注。松江九亭一位读者告诉记者,他目前的处境跟本报报道的一样,内心有一种不安定感,“虽然我付了钱,但是这房子我能住多久?”
以及石湖荡镇的怡润新苑买了“小产权房”。老乡们说,郊区小产权房多了去,以后政府肯定要给个说法的,而且有关部门也正在调研“小产权房”的合法交易问题。
方女士坦言,他们做生意的,在商言商,买这套别墅,除了一些实际的需求外,增值后转手套利的期望也是有的。那时候泗泾一带的联排别墅,随便一套,单价都接近两万了。独栋别墅每平方米则高达三万元。“我们花公寓房的价钱,买的是独栋别墅,怎么算也不会吃亏。”
倒卖叶家村房屋的“经纪人”坦言,他们能从房屋买卖中拿到10%的佣金,这笔费用原则上由买卖双方各付5%。该人士说:“行情好的时候,一套房子倒一次手,价格上浮两成是很正常的。”
[前车之鉴]
300平方米老宅“失而复得”赎回过程一波三折
8月7日中午,奉城镇新民一致村村民张火荣坐在自己“失而复得”的老宅里,跟记者唠起这段陈年公案时,感情还非常复杂。2002年5月,他将自己位于奉城镇新民一致村一栋约三百平方米的老宅,以6.5万元的价钱卖给上海市民邹女士。8年后,他做出一个惊人的举动,要把早已出卖的房屋收回。2011年3月30日,奉贤区法院开庭审理。这一案件在当时引起很大的社会反响。媒体纷纷报道案情,但是,对审判结果却只字未提。
成本
差不多付出了4倍的价钱
从奉城镇到新民一致村,仅有一辆乡村巴士过去,记者从五四公路下来,往回步行15分钟,到爱护路丁字路口,过桥往西,数着门牌就找到当初买卖双方相持不下的一致村242号。
记者挑开木篱进入,看见242号这栋主体两层的旧房子里面堆满了农家的杂物。房子没有关门,楼上楼下都敞开着。在241号那栋房子的厨房里,张火荣跟记者说,他花了将近4倍的价钱,向对方支付了24万多元,才把《农村宅基地使用证》的小“红本子”以及242号房屋拿回来了。
“241号也花了这么多钱才赎回来的。我哥哥张福顺230号那房子,太破,当初卖得便宜,35000元。赎回来时,花了十多万,差不多也是四倍的价钱。”
至于时隔8年,为何还要把卖出去的房子买回来?张火荣表示,他们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我就一个女儿,女儿女婿在市里打工,收入很低,基本上是拿上海最低工资的。那点钱在市区根本就买不起房。后来女儿又生了个儿子,生活压力更大。孩子们以后要房子住,我们又买不起,就只好收回老宅了。”
张火荣告诉记者,他在一致村的几套房屋,都是在2011年那场官司后收回的。包括他哥哥张福顺在一致村230号的房屋。特别是张福顺230号那房屋,已经破败得不成样子,应该与实际居住无关。与此同时,一致村1423号、爱民村315号的农民房,也都在那次诉讼中尘埃落定,无一例外地赎回。事件的集体行动性质比较明显。
“有些记者说我把房屋收回来,是因为房价上涨了,过一阵子再卖出去,赚差价。这都是乱扯。”张火荣说,他把房子赎回来,就没有打算再卖出去。
幕后
等待拆迁置换或者补偿
在新民一致村奉干公路边的墙壁上,留有几个介绍租售房源的电话。记者站在路边,拨打了几个电话,对该村房屋的行情做了初步了解。不一会,一位兼职做农民房买卖的张先生就来到路边。张先生告诉记者,一致村共九个队,很多农民房都在向外出售。
“这些房屋不像商品房那样标价,多少钱一个平方。农民自己搭建的房子,还有一些辅助建筑,具体有多少个平方,是不好统计的。我们这里卖房子是囫囵价,条件好的,比较新的,场地大的,价钱就高些
- 光大证券“吃”5亿罚单未了 内幕交易谁将入狱(2013-09-03)
- 光大证券内幕交易或已触犯刑法 谁将入狱?(2013-09-02)
- 光大证券用“对冲交易”求自保?期货专家解析(2013-08-28)
- 淘宝保险3年完成10亿笔交易 互联网金融提速(2013-08-27)
- 消委会提醒网络交易陷阱 网购潜规则你中招了吗(2013-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