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济南日报 济南时报 都市女报 当代健康报 人口导报
外文版
繁體中文

年轻人为什么非要买房?一位女作家的买房辛酸史

http://www.e23.cn2013-09-10新华网

    摘  要:在现时的中国,再没有一种商品能够像房子一样牵动人心。它承载的已经不是一个居住的空间,而是一种生活状态,一种梦想,甚至是一种追求。它让无数人甘心为奴,每天睁开眼睛的第一件事儿就是,房贷、房贷……它让无数的家庭全家动员,它不仅严重影响年轻人的生活品质,而且正在掏空父母们多年的血汗积蓄。“两代人为了一套房”,其中的辛酸与无奈不足为外人道。我们多年批评的“啃老一族”,早就因为房价的高企有了更新的定义,也有了更多的继任者。

年轻人为什么非要买房?一位女作家的买房辛酸史

  8月19日,北京地铁二号线上,一对年轻情侣望着脚下的售房传单。本报记者 杨杰摄

  编者按

  近日,32岁的杨某因抢劫银行,一审被判处10年有期徒刑,引人关注的是这位北京的软件设计师抢钱的目的是为了买房。杨某后来供述称,“我买房首付差17万元,抢劫时要30万元是怕他们讨价还价。”

  这显然只是极个别的案例。稍有理性的人都会从中思考,买房与抢劫银行之间并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但毋庸置疑,房子是压垮杨某的最后一根稻草。

  在现时的中国,再没有一种商品能够像房子一样牵动人心。它承载的已经不是一个居住的空间,而是一种生活状态,一种梦想,甚至是一种追求。它让无数人甘心为奴,每天睁开眼睛的第一件事儿就是,房贷、房贷……它让无数的家庭全家动员,它不仅严重影响年轻人的生活品质,而且正在掏空父母们多年的血汗积蓄。“两代人为了一套房”,其中的辛酸与无奈不足为外人道。我们多年批评的“啃老一族”,早就因为房价的高企有了更新的定义,也有了更多的继任者。

  但当我们抱怨地产商与银行的时候,不知道大家是否关注到一个数据:2010年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北京首套房贷者的平均年龄只有27岁。很多年轻人大学一毕业忙着的第一件事儿就是买房。这种急切的购房心态显然是源于疯狂的房价。在漫长的等待中,眼看着手中的钞票缩水,买一套房的钱可能最后只能买得起一个卫生间,在痛悼等待中逝去的买房机会之际,人们很难再理性看待房价。与此同时,这种购房的迫切心态也与我们安家立业的传统观念有关。事实上这种观念所汇聚成的“刚需”,及举全家之力所形成的购买力,加剧了住房市场的高烧不退,让调控之手在与市场的博弈中疲于奔命、顾此失彼。

  买房难正成为中国社会经济中一个最深刻也最独特的现象。在我们期盼房价下跌,更多人能一圆安居梦的时候,是不是也想想我们的住房观念,是不是结婚一定要先有自己的住房?在经济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是不是一定要买房而不是租房?

  一位女作家的买房辛酸史——

  拼命工作,也追不上疯涨的房价

  于琪说,房子就是她的梦。

  这位名校毕业,在著名公关公司做项目总监的白领,也是出版过五本书的作家。她曾在网上写了一篇“买房血泪史”,记录了自己和丈夫林庆在北京“摸爬滚打”只为求得一隅容身之所的经历。万字长文有网友看哭了,一位还在大学读书的学生留言:这就是将来要面对的一个世界吗?

  但于琪和林庆是幸运的,在经历了“两万五千里长征”后,他们最终买到了房子。

  “说实话在我长到二十七岁的人生里,从没有一件事如同在北京买房一样耗尽所有心血,动用了所有努力,如果不是我们有着坚实的感情基础,这份爱情估计会被这严酷的现实打击到基本破裂。”于琪有时候不愿意回顾买房的过程。

  2008年于琪在北京读完大学,当时学校旁的房价只有9000多元一平方米;2010年这个数字就翻了一番,攀升至两万元;2012年更是暴涨至5万元。说到这里,这个从广西来的瘦弱姑娘喘了口大气,“有一种这几年工作的钱都白挣了的挫败感”。

  2012年6月,于琪和当时还是男朋友的林庆决定买房。林庆是北京人,一直觉得买房这事需要和媳妇商量,所以在遇到于琪之前并没有买房。这个单纯的决定淹没在过去几年北京疯涨的楼市中。林庆有时也会想,如果早一点遇到于琪,早一点买房,置业之路是不是就不会像今天这样艰辛。

从看二手房,到和中介打交道,最后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网络编辑:马恬

浮世绘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