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产品“难产” 险企“跑马圈地”养老市场
摘 要:近两年来,监管层逐步降低了保险企业投资门槛,扫除了保险资金进入养老市场的障碍。目前,泰康人寿、新华保险、平安集团、合众人寿等多家寿险公司已加快步伐在养老市场跑马圈地。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险企在快马加鞭布局养老社区的同时,实际上也面临着诸多难题。
近两年来,监管层逐步降低了保险企业投资门槛,扫除了保险资金进入养老市场的障碍。目前,泰康人寿、新华保险、平安集团、合众人寿等多家寿险公司已加快步伐在养老市场跑马圈地。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险企在快马加鞭布局养老社区的同时,实际上也面临着诸多难题。
投资成本较高
2009年底保监会开始批准中国保险行业投资养老社区试点资格。自此以后,保险大军开始大举进入养老地产市场。虽然监管部门放开了对险资的限制,但是保险公司进入养老地产市场仍有诸多难题需要应对。
首先是营利性保险地产的政策导向尚不明朗。申万研究报告显示,保险行业进军养老地产具有营利性质,冲淡了传统的集中式养老机构半公益的性质,因此国家政策的导向尚不明朗。保险公司介入地产开发不仅会受到开发资质等各种限制,进行养老社区的一级开发则更是难上加难。
二级获地也存在不确定因素。养老地产的用地性质一直没有明确规定,开发企业通常以住宅用地、医疗卫生用地或工业用地形式拿地,成本与普通商业用地没有差别,但养老地产回报期是商业地产的两倍,投资高却回报率低。北京昌平区目前已有的53家养老机构中,除少部分公办机构外,绝大多数为社会办非营利机构。北京市昌平区民政局表示,该区至少已有三年未审批新的养老机构用地。
因此,投资成本高、拿地难是险企进军养老地产面临的最主要问题。另外,目前国内养老地产的商业模式仍未成熟,挂钩养老社区的保险产品前景不明朗、“只租不售”也将可能使养老地产的回报周期被拉长至10年、甚至20年以上,加大了投资开发的风险。
相关产品“难产”
虽然险资正积极投入养老社区,但是相关挂钩产品的前景不容乐观。去年4月份,泰康人寿推出“幸福有约终身养老计划”,购买该养老计划的客户有入住泰康社区的资格。合众人寿随后也推出了一款与养老社区相关联的保险产品,对投保该产品达到一定金额的客户也提供入住养老社区的增值服务。
但是北京保监会自2012年起,前后两次对购买与养老社区“挂钩”的保险产品发出风险提示,建议消费者谨慎购买。
监管层的态度打乱了一些保险公司推出相关产品的步伐。新华保险官网信息显示,该公司曾计划在去年6月下旬推出与养老社区挂钩的保险产品,其产品和销售政策会与泰康的保险产品有不同之处,此后便再无下文。中国证券报记者昨日向相关人士核实,该产品目前仍未发布。
中国证券报记者从多个渠道了解到,目前保险机构对推出挂钩养老社区的保险产品较为谨慎。目前相关产品多见于泰康人寿和合众人寿。
记者了解到,目前泰康与养老社区挂钩的“幸福有约”产品北京三期项目共计有3000份名额,目前已经销售了1000多份。早前有报道指出,从今年7月25日开始,合众人寿与养老社区挂钩的保险产品已经在全国范围内销售。开售两个星期后,保费收入超5000万元。
- 险企顾虑重重 实施以房养老需评估风险(2013-09-16)
- 保监会如何打分定高低 险企经营好不好(2013-09-13)
- 网销保险频遭客户欺诈 险企怕被复制拒透露细节(2013-09-13)
- 保监会新规防网络险企垄断(2013-09-12)
- 险企不甘落后 建微信商城(2013-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