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产能过剩要靠市场倒逼 减少政府经济援助
摘 要:国务院近日印发了《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记者就产能过剩问题专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冯飞
部门应尽快改善企业兼并重组政策环境,比如,税收方面至少不能让企业因兼并重组增加赋税;金融方面可鼓励设立市场化的并购基金,开发针对兼并重组的信贷产品。
要和转变发展方式结合起来
记者:解决产能过剩,最根本的是不是要发挥市场的矫正和调节作用?
冯飞:对。化解产能过剩还有第四个“相结合”,即短期对策和体制改革的大方向相结合。实际上,产能过剩是市场经济的一个本质特征,一些国家产能过剩问题为什么不像我们这么突出?主要是其市场机制矫正产能过剩的功能发挥得比较充分,而我国是政府主导经济发展,市场矫正机制得不到有效发挥。因此,激发市场的矫正和调节作用,才是化解产能过剩的长效机制。
记者:如何才能激发市场的矫正和调节作用呢?
冯飞:首先是政府一定要减少经济援助。政府应该释放一个明确信号——轻易不会伸出经济援手。这样才能使难得的市场倒逼机制真正发挥作用,该淘汰的淘汰、该兼并的兼并。
其次,要积极推动政府监管方式转变,减少政府对市场的直接干预。一是由经济性监管转向社会性监管。以往核准一个新项目,政府考虑经济规模和未来盈利能力比较多,但这方面应该是出资人关心的,而政府应该更加关注对社会的影响,比如节能环保、安全生产、产品质量等。二是从前置性审批转到过程监管。现在的行政审批,前置性条件设置得很高,审批过程比较长,投资者对此意见较大。而一旦获得核准,过程监管又很松。事中事后监管乏力,导致了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和安全生产事故频发等很多问题。
另外,政府还要加强经济信息服务,建立经济信息长效化、制度化发布机制,用充分、准确、及时的信息引导投资者的投资行为。
相关新闻
- 产业观察:产能过剩拖累化工产业盈利增长(2013-04-26)
- 产能过剩是转型升级“拦路虎”(2013-01-20)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