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企“黄金十年”结束 进入调整期忙转型
摘 要:日前,国内白酒上市公司相继发布今年第三季度财报,其中六成酒企出现营业收入同比下降,而13家公布三季报企业中更有11家出现净利同比下降。业内人士指出,今年白酒行业的业绩低迷已经达到“惨淡”的程度,出现了全行业下滑的情况,说明白酒行业已经告别了高增长的“黄金十年”,进入调整期。而面对销售压力,众多酒企也纷纷转型,发力低度酒和中低端市场,以适应新的市场需求与抓住新一代消费群体。
2011年、2012年行业净利润增速分别为60.16%和54.51%。
“今年白酒行业是一个低谷期。”广东省酒类专卖管理局副局长、广东酒类行业协会会长朱思旭就表示,造成今年白酒企业业绩大幅下滑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产能过剩,“自2008年行业处于扩展过剩发展,到今年过剩达到400多万吨”。
业内人士指出,从今年纷纷公布的白酒行业三季报来看,惨淡的业绩和停滞不前的增长现实已经摆在白酒行业面前。换言之,白酒行业高增长的黄金年代已经结束,今年或将是白酒行业进入“调整期”的开始。
■趋势
白酒企业发力低度酒与中低端
业内人士指出,进入2013年,白酒行业面临很多的挑战。其中“八项规定”、“六项禁令”及提倡勤俭节约等首当其冲。由于“三公消费”受到有效限制,以及连带对社会节俭风尚的影响,对国内白酒企业尤其是高端白酒的市场空间造成了很大冲击。
与此同时,以“塑化剂”事件为标志,近年来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恐慌心理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白酒行业销售有所下降。而更为重要的是,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加,酒类产品的消费格局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未来白酒行业更趋于理性消费,健康消费。”朱思旭表示。目前,白酒行业面临消费人群的老龄化问题,“80后”、“90后”这些逐步成为消费市场的人群,往往更倾向于消费低度酒或者啤酒等,消费烈性白酒的人则越来越少。再加上消费者越来越注重健康和养生,高度白酒被贴上了的“负面健康标签”,也易受到年轻消费者的排斥。
朱思旭认为,面对低迷的市场,白酒企业应该及时地降低预期,同时针对市场序曲进行产品调整,从高端消费市场转到商务消费和大众消费市场。
事实上,面对今年以来业绩下滑的严峻形势,不少白酒企业纷纷采取应对措施。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彭智辅此前公开表示,面对销售压力,五粮液集团已经全面启动转型,将发展方向定在低度酒和中低端市场。
除五粮液外,今年以来白酒企业都看到了中低端酒市场的商机,企业动作频频。如泸州老窖的泸小二、五粮液开发的干一杯、泸州老酒坊的革命小酒、剑南春开发的封坛、剑南烧坊小烧等“小酒”密集发布。江津老白干、川源酒厂等一些地方名酒厂也在跃跃欲试。
无独有偶,贵州茅台就在今年上半年不仅首次放开经销权,还开放供应给贵州酒交所、酒仙网、京东商城等渠道。而从贵州茅台发布的三季报来看,采取积极应对措施的的结果就是茅台今年第三季业绩相对较好,13家白酒上市公司中,除伊力特外,仅贵州茅台前三季净利润出现6.23%的正增长,约为110亿元。
- 两酒企中报业绩降八成 “利空出尽”股价不跌反涨(2013-07-11)
- 茅台等酒企收入骤减24亿元(2013-03-29)
- 新华保险山东分公司:以客户需求推动价值转型(2013-10-21)
- 私人银行或成为银行转型突破口(2013-10-17)
- 以服务为主线深入推进二次转型(2013-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