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金融机构新增外汇占款创年内次高 央行或重启正回购
摘 要:中国央行最新公布的10月金融机构新增外汇占款数据超出市场预期,显示在美联储推迟退出量化宽松(QE)背景下,资金大量流入中国。但央行的姿态和偏紧的公开市场操作,让资金利率难以下行,如此大的外生流动性也增加了央行重启正回购的概率。
中国央行最新公布的10月金融机构新增外汇占款数据超出市场预期,显示在美联储推迟退出量化宽松(QE)背景下,资金大量流入中国。但央行的姿态和偏紧的公开市场操作,让资金利率难以下行,如此大的外生流动性也增加了央行重启正回购的概率。
中国央行周五公布数据显示,10月末金融机构外汇占款余额为279595.56亿元,较9月末的275179.54亿元增加4416.02亿元,是9月新增数额的3.5倍,数据也创下了今年以来的次高,仅低于今年1月份的6837亿元新增额。
浙商证券研究所高级宏观研究员郭磊认为,10月金融机构新增外汇占款大幅回升,短期逐利资金再度转向流入,“个人判断有两大原因,一是美联储的QE退出政策延后;二是我国实体经济数据连续处于高位,资金对中国经济回升的预期回升。”
10月我国宏观经济数据表现非常靓丽,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较去年同期增长10.3%,远超预期;同时我国的10月固定资产投资和零售销售都表现出色。另外10月出口同比增长5.6%,也好于预期,10月贸易顺差录的311亿美元,较9月扩大近一倍。10月份经济指标显示,3季度以来的增长复苏势头在10月份依然得到延续。
另根据大智慧金融终端数据显示,9月金融机构新增外汇占款为1263.62亿元,8月为新增273.2亿元,7月为减少244.74亿元,6月为减少412.05亿元。今年1-10月新增外汇占款已经超过2万亿,达2.11万亿元,月均增加2106.22亿元。
招商证券研究发展中心宏观研究主管谢亚轩在接受大智慧通讯社采访时表示,10月数据明显超原先2500亿元的预期,估计数据包含了部分前两个月的外汇占款,10月情况和今年1月份的状况比较接近。估计央行对外汇占款进行了某些“记账方面的技术处理”。
谢亚轩也指出,“当然具体还要再看看随后公布的央行口径外汇占款,前面几个月央行的大于整个金融机构的,有些不正常。”
从市场看,银行交易员指出,企业客盘结汇依然强烈,人民币10月出现一波比较明显的单边升值,促使结汇盘加紧结汇,这估计也是外汇占款维持高端的一个原因。
外管局上周公布的10月银行结售汇数据显示,当月银行代客结售汇顺差392亿美元,为年初1-3月时的高水平。
如此高的外汇占款数据仅有在今年年初资金大规模流入的时候才出现过。为了面对资金大规模流入,外管局在5月份出台了《关于加强外汇资金流入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20号文),要求加强外汇资金流入管理,加强对前期通过贸易渠道流入国内的热钱以及票据套利行为的监管力度。
对此,工行浙江省分行国际业务部应军对大智慧通讯社表示,境外资金一直在想办法流入境内进行套利操作,关键看政策控制热钱流入是否严厉,前期正是因为外管20号文的作用,使得境外资金的流入受到了限制,而之前流入资金到期兑付仍正常流出,资金净流入状态出现逆转。
他并称,“而经过一段时间尝试,套利资金会想办法卷土重来,净流入会增加。随着到期兑付流出资金最终枯竭,资金又呈现净流入状态。”
货币政策难放松 正回购操作或渐行渐近
虽说10月金融机构新增外汇占款超过4000亿元,而且外界对美联储推迟退出QE的担忧仍存,年内剩余月份新增外汇占款处于高位运行似乎是不可避免的,但这似乎没有给资金市场带来多大的缓解,10月末的资金价格一度大幅飙升,外界不禁猜测是不是“钱荒”第二季到来。
数据显示,10月公开市场累计净回笼404亿元,为今年4月以来首次净回笼。尽管逆回购操作数量有限,但透露出央行平抑利率剧烈波动的决心和态度。
浙商证
- 合众人寿临沂中支获临沂市民最满意金融机构(2013-11-15)
- 养老理财忽悠成分多 部分金融机构急功近利(2013-09-09)
- 大型国际金融机构仍看好中国市场(2013-07-30)
- 国内人口老龄化加速 金融机构竞推养老新题材(2013-07-29)
- 6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同比增长13.5%(2013-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