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中长期规划上报 外资参股券商比例提高
摘 要:从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到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从发展并规范债券市场,到推动资本市场双向开放,十八届三中全会为未来资本市场顶层设计指明方向。为实现上述目标,证监会主席肖钢日前表示,资本市场改革要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取向。在谈及资本市场的双向开放等话题时,他说,下一步应该研究怎么样壮大机构的竞争能力问题,的确是一个很迫切的问题。
支持。
双向开放背后的迫切问题
与已被市场再三研讨的新三板扩围、注册制改革不同,“推动资本市场双向开放”相关表述引发的热度相对较低,背后却有大文章。
事实上,对壮大机构竞争力以应对国际化这个问题,近年来资本市场相关行业关注颇多。
证券业协会数据显示,我国证券业国际化进程一直在循序推进。截至2012年底,外资参股证券公司13家、咨询公司1家、评级机构1家。19家证券公司在境外设立子公司,2家证券公司在香港上市。业内人士预测,做大机构绕不过国际化这个问题,外资参股证券公司和境外上市、设子公司的证券公司将会快速增加。
但是,目前,整个行业发展水平和服务能力不能完全满足实体经济对外开放需要。眼下全球金融监管和国际金融治理快速变化,国际金融市场格局将重塑和调整,我国金融改革发展面临更加复杂的国际环境。
在这样的过程中,我国企业和资本“走出去”需求愈加强烈。一方面,一直在国内贴身服务实体经济的证券业如跟随客户走出国门,将面临全球范围内的竞争,遭遇众多国际金融机构特别是国际投行正面挑战。另一方面,人民币国际化及利率、汇率市场化进程加快,我国企业和居民跨境金融服务和风险管理需求将日益增加,对行业提出新的金融服务需求。
相关新闻
- 资本市场剧烈波动 投连险抗跌特性凸显(2013-07-22)
- 特步今年拟再关百家门店 分析称被资本市场绑架(2013-02-20)
- 外资险企纷纷弃代理人制 代理模式遭遇生存大考(2013-11-20)
- 报告称中资人身险公司经营能力仍强于外资险企(2013-10-22)
- 保险业的“想象力”之争:意在积累客户资源?(2013-09-25)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