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济南日报 济南时报 都市女报 当代健康报 人口导报
外文版
繁體中文

集中登记系统雏形初现 盘活保险资管产品流动性

http://www.e23.cn2013-12-16经济观察网

    摘  要:12月12日,一位接近保监会的人士称,保监会正在加紧完善集中登记平台的工作。“一旦成熟便可以推向市场,利用外部交易所进行交易,盘活行业流动性,让包括债券、股权等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金融产品流动起来。”

,2万亿并不是一个超预期的设想。中国人寿总裁万峰认为,中国寿险业有巨大发展空间。截至2012年底,中国寿险业保险深度和密度(1.7%和102.9美元)均较大幅度低于世界平均水平(3.69%和372.6美元)。万峰甚至称,从中国未来的发展趋势看,保险业资产超过银行业资产只是个时间问题。若果然如此,保险资产流动性的盘活将是一个数十万亿计的概念了——未来保险业资管交易平台的发展潜力空间巨大。

  当然,也有一位保险公司人士认为,未来公开交易平台成型后,伊始交易的主体更多可能是保险机构,因为彼此了解,信息完整,转让只是所有权的变更。

  “很多年以前保监会曾委托人保资产研究过保险资产对外公开交易事宜,但那时的时机不太成熟,项目便搁置了,现在则正逢其时。”一位国有保险资管公司相关负责人说。他坦言,具体发展如何,还取决于保险公司的投资能力,如果没有足够的产品,规模小,交易不活跃,影响力就不会大。未来与其他金融产品竞争,考验着保险机构的产品研发能力。

  这位国有保险资管负责人说,另一个不容忽视的可能趋势是——长期看,基础设施债权业务对保险业而言,有多久的生命力值得商榷。因为一直以来保险的增信都依赖于银行,而银行因为有存贷比的时间窗口要求,也会寻求保险的帮助。但大资管时代,也许银行自身会去投资类似基础设施债权计划。

  “保监会推进此事为资管公司等保险机构打造了一个交易平台,至于未来这个平台能做多少做多大又是另外一件事。”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院长郝演苏[微博]教授说。

  不只是集中登记平台

  然而,中保登不只是一个录入登记平台,还蕴含防范市场风险和提高市场效率的功能,也是在为日后的标准化公开交易平台打基础。

  过去5年,银行业资产年均增速超过21%,信托业资产年均增速60%,去年底信托业资产规模已经超过保险业,券商资管业务也是增势迅猛。

  在这样的背景下,保险业也在为日后的行业大发展悄然布局。近期,由原保监会主席李克穆牵头的大数据信息平台公司也将成立。该公司为中国保险保障基金有限责任公司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或20亿元。

  保监会的工作不仅要为保险行业创造空间,更要对保险资产配置加强风险控制,特别是债权投资计划的把关格外审慎。

  10月份,保监会专门召开保险机构投资风险责任人培训会议。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指出,在推进行业资金运用市场化改革的同时,势必面对更多更复杂的投资风险。当前,防范资金运用风险面临的形势较为严峻,主要表现在投资能力及风险管理能力不足,资产负债匹配压力不断增加,道德风险与利益输送风险正在累积,地方融资平台等风险隐患不容忽视等方面。

  实际上,保险的资产配置现状不容乐观。据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保险资金7年以上的占比近70%,15年以上的规模超过2.5万亿元,但均主要配置在公开的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因此,很多时候保险机构不得不在股市里“靠天”吃饭,股市表现一直不佳触发了资产和负债的双向波动,令险资吃尽苦头。随着去年保险投资新政的出台,保险业逐渐摆脱对股市的依赖,开始寻找主动的另类投资市场;不少险企择机调整配置,这种变化也令上市保险公司的投资业绩增色不少。

而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债权投资计划已经超过2000亿,目前仍有许多等待批复的债权项目计划,如果监管层全部批下来,可能会超过前三年的总和,突如其来的“规模”对有效监管与合规经营无疑是一种压力。“压力的确很大,甚至因为保监会对债权计划的谨慎招致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网络编辑:马恬

浮世绘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