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万亿银行理财产品导航存隐患:理财经理招聘门槛低
摘 要:在银行理财产品的“10万亿元时代”,即便是再完美的产品设计也不能独自确保如此庞大资金的效率与安全,适格销售毫无疑问成为了另一道防线。因此,在产品与客户之间,理财经理所扮演的兼具销售和顾问的角色同样举足轻重,因为他们正是10万亿元理财产品的“导航”,也决定着相当一部分产品与投资者能否做到风险匹配。
服务的客户‘少而精’,银行并不需要招聘大量的人手,只要保证理财经理的专业性就可以了”。
劳务外包
再度现身
在理财经理的招聘启事中,劳务派遣公司或者是外包公司再度现身,这也表明部分所谓的银行理财客户经理并非银行的正式员工,如果其在销售中出现违规并导致投资者利益受损,投资者将很难向银行追责。
北京某人力资源公司发布的“高薪诚聘北京某银行客户经理”的启事就显示,拟聘人员的工作职责包括“与分行及市场部协调合作开发市场,开发新的银行客户,获得高端客户;了解客户的金融需求,分类客户信息,提供符合客户需求的产品及服务方案;依托总分行产品和服务平台,拓展客户并销售管理部重点金融产品等”,同时该人力资源公司自称,公司是专为当前日益蓬勃发展的金融外包领域输送与培养专业高效管理和操作型人才的专业机构。
虽然,理财经理的外包不像大堂经理外包或者是电话客服外包那样普遍,但考虑到理财经理的特殊工作职责,外包的风险确实很高。“很容易产生的法律纠纷是该类人员的职业操守风险究竟应该由谁承担”,一位资深法律界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此前多家银行出现过‘飞单’,如果‘飞单’背后的理财经理是劳务派遣或外包人员,投资者将更难以向银行追责”。
监管要求
专业胜任原则
事实上,银监会2011年10月公布、2012年1月1日起开始施行的《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管理办法》中,有专门的章节对于销售人员的管理进行描述和界定,内容超过1300字,从专业、经验、操守、考核等多个方面对于理财经理,也就是对理财产品销售人员的的从业准则进行了界定,其中明确包括了“专业胜任原则”。
例如,《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管理办法》第五十条规定,“销售人员除应当具备理财产品销售资格以及相关法律法规、金融、财务等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应当满足以下要求:(一)对理财业务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规定等有充分了解和认识;(二)遵守监管部门和商业银行制定的理财业务人员职业道德标准或守则;(三)掌握所宣传销售的理财产品或向客户提供咨询顾问意见所涉及理财产品的特性,对有关理财产品市场有所认识和理解;(四)具备相应的学历水平和工作经验”。
从目前的招聘启事来看,过低的门槛以及重销售轻金融的情况,对于理财产品的销售能否实现“专业胜任”提出了考验,毕竟这事关10万亿元银行理财产品能否做到“适格销售”。
- 年末揽储大战开打 26款理财产品收益率超6%(2013-12-12)
- 年末资金饥渴将现 如何淘金理财产品(2013-12-12)
- 年末理财产品收益步步高升 部分产品已超6%(2013-12-10)
- 中小银行跨年揽储硝烟浓 理财产品收益奔6争7(2013-12-09)
- 理财产品密集触网 高收益网销产品不靠谱(201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