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叠加催生A股公司8000亿分红盛宴
摘 要:国有资本收益上缴财政比例2020年将提高到30%,同时证监会出台了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新规,此举将大大提高上市公司的现金分红比例,预计2013年A股公司累计现金分红将高达8170亿元。
毋庸置疑,但是由于国有资产的证券化比例已大幅提高,相当部分企业已是公众上市公司。因此,只有在上市公司采取现金分红的前提下,国有控股股东才能获得上缴的真金白银。只有在现金分红比例提高的情况下,用于上缴的“真实”利润才会更多。
总体来看,由于1998年国企改革之后,国有资本已经基本从竞争性行业撤出,目前的国有企业大多处于资源、公共服务的供应上游,盈利能力较强且非常稳定,非常符合成熟期企业的特点。这一特点也使得国企在进一步提高上缴利润比例的同时,而不会过多地影响其业务拓展。
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2012年连续进行现金分红的A股公司有1010家,占比达40.94%。三年来,累计分红总额最多的是工行、建行、中石油、中行、农行等央企,上述公司三年分红总额超过1000亿元。此外,三年分红超过100亿元的公司还有中国神华(16.13, 0.06,0.37%)、交通银行(4.08, 0.00, 0.00%)等16家,也多数是央企。2012年度现金分红总额前20位全部为大型国有上市公司。
在所有国有资本占统治地位的行业中,银行业的现金分红一直位居前列。据统计,从上市银行的分红情况看,16家上市银行2012年末均实现了现金分红,除了平安银行(12.76,0.04, 0.31%)、华夏银行(8.14, 0.02, 0.25%)和兴业银行(10.31, 0.10, 0.98%)之外,其余13家上市银行完全是现金分红,现金股利占每股收益的比例除了平安银行较低以外,其余银行均在10%~35%的区间;现金分红占整体利润分配的比例除了平安银行只有22.08%以外,其余银行均超过了50%,大部分银行是100%。
东北证券(15.82, 0.26, 1.67%)研究员唐亚韫认为,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银行股长期以来保持了稳定丰厚的现金分红比率,股息率最高达到4%~5%,但是我国资本市场长期以来对于股息率的认识不够,片面强调所谓的成长性和题材故事,此次新规有利于市场对于现金分红价值的重新认识。
现金分红比例提高
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2012年三个完整会计年度,A股年度累计分红总额分别为5025.1亿元、6029.43亿元、6783.59亿元。实施现金分红的上市公司家数占比分别为50%、58%、68%,现金分红比例分别为18%、20%、24%,较上述《指引》的规定仍有一定距离。
不过,在市场关注已久的现金分红占总分红比例问题上,一个令投资者欣喜的趋势已经显现。
在过去三个会计年度,未提出分红方案的“铁公鸡”上市公司数量正逐年减少。而且,这是在过去三年股市扩容的前提下实现的。另外,现金分红占总分红比例超过80%的上市公司,最近三个年度,平均每个年度,均比上一年度增加了近300家。
证券时报记者根据年报披露数据统计,2010年有1099家上市公司未分红,2011年共有826家公司未分红,2012年这一数据则降为663家。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最近三个会计年度,上市公司中,一毛不拔的“铁公鸡”数量正以年均下降20%的速度大幅减少。
在现金分红占总分红比例方面,2010年度,这一比例超过80%的上市公司,共有805家;2011年度,该比例超过80%的上市公司,达到1102家;而到了2012年度,共有1379家上市公司实现了100%现金分红!
现金分红占比超过80%的上市公司家数越来越多,与之对应的是,2010年至2012年度,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占总分红比例在40%~80%之间的上市公司,三个年度的数量分别为92家、86家、62家。现金分红占总分红比例在20%~40%之间的上市公司,三个年度的数量分别为204家、185家、141家,呈明显下降趋势。
上述一系列数据表明,目前A股市场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占总分
- IPO新政下首单弃壳 垦丰种业终止借道江苏索普(2013-12-05)
- 华西证券:改革新政强化发行人等责任主体诚信义务(2013-12-04)
- 四大新政齐发政策组合拳给力 A股牛市可期(2013-12-02)
- 我国物流费GDP占比超发达国家两倍 多部门酝酿新政(2013-11-27)
- 证监会酝酿顶层新政 以保护中小投资者为导向(2013-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