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叠加催生A股公司8000亿分红盛宴
摘 要:国有资本收益上缴财政比例2020年将提高到30%,同时证监会出台了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新规,此举将大大提高上市公司的现金分红比例,预计2013年A股公司累计现金分红将高达8170亿元。
国有资本收益上缴财政比例2020年将提高到30%,同时证监会出台了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新规,此举将大大提高上市公司的现金分红比例,预计2013年A股公司累计现金分红将高达8170亿元。
现金分红政策叠加
以美国为代表的成熟资本市场,在回报股东的方式中,现金分红占据主导地位。这也使得其证券市场从长周期来看,保持了稳定增长的态势。而A股公司的现金分红,同样受到价值投资者的追捧。
11月的最后一天,证监会发布了《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指引》,明确表示上市公司应当在章程中明确现金分红相对于股票股利在利润分配方式中的优先顺序,并提出差异化的现金分红政策。这是资本市场首次引用国际惯例来制定分红政策。
《指引》规定,发展阶段属成熟期且无重大资金支出安排的,现金分红在利润分配中所占比例最低为80%。发展阶段属成熟期,但有重大资金支出安排的,该比例下限为40%。发展阶段属于成长期且有重大资金支出安排的,相应比例最低为20%。
无独有偶,今年11月15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正式发布,提出要“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2020年提到30%,更多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
两项分红新政,对今年及其后数年上市公司的分红制度产生重大影响。“现金分红政策有助于完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更有助于进一步提高中国资本市场的公信力,并注入正能量。”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认为,应该要求上市公司在公司章程中明确现金分红政策并给予充分披露,这一政策创新体现了对股东权利的充分尊重。
在地方国资中,上海最早制定了地方性的具体方案。2013年12月17日,上海正式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上海国资促进企业发展的意见》,分别从国资管理、国资布局、国有企业确立了目标,上海将逐步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比例。
比《决定》更进一步的是,上海出台的《意见》规定,上海国企领导人员所获部分激励收益将在正常离职后兑现,作为追索扣回的“抵押金”。
据记者了解,国企利润上缴自1994年停止,直到2007年才正式恢复。2007年9月,国务院颁布《关于试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意见》,明确提出试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3个月后,财政部会同国资委发布了《中央企业国有资本收益收取管理办法》,其中,石油石化、电信、煤炭、电力、烟草五个行业的上缴标准为税后利润的10%,科研院所和军工企业3年内暂时不上缴,其余央企均按照5%的标准上缴。
国企上缴红利过低一直备受各界诟病。公开数据显示,以上年实现利润按比例征收央企红利为主,而实现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2008年、2009年分别为547.8亿元、873.6亿元,2010年约为440亿元。而据财政部公布的数据,2010年国有企业累计实现利润近2万亿元,上缴比例仅占5%左右。到2012年,国有企业利润收入2.1万亿,但上缴体现于财政收入中仅970.68亿元,比例约4.62%,仍然很低。
另外,在低比例上缴背后,大部分资金又被返还到国有企业继续投资。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央行原副行长吴晓灵也承认,现在国有资本上缴利润比例太低,而且上缴来的利润90%又返回到国有企业中使用。
国企A股公司助力分红
作为上市公司中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不仅是重要的经营实体,还必须承担社会义务。
在更多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要求下,国企提高利润上缴比例是大势所趋。而对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来说,只有在提高现金分红比例的前提下,才能使得提高利润上缴比例具有现实意义。
国有企业上缴利润的必要性已
- IPO新政下首单弃壳 垦丰种业终止借道江苏索普(2013-12-05)
- 华西证券:改革新政强化发行人等责任主体诚信义务(2013-12-04)
- 四大新政齐发政策组合拳给力 A股牛市可期(2013-12-02)
- 我国物流费GDP占比超发达国家两倍 多部门酝酿新政(2013-11-27)
- 证监会酝酿顶层新政 以保护中小投资者为导向(2013-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