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天年化7.6%创新高 银行理财破6月末纪录
摘 要:12月24日,短期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在6月末创下的新记录,已经被兴业银行(9.82,0.03, 0.31%)刷新。该行发行一款非保本的理财产品,期限仅为96天,预期年化收益率高达7.6%。
12月24日,短期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在6月末创下的新记录,已经被兴业银行(9.82,0.03, 0.31%)刷新。该行发行一款非保本的理财产品,期限仅为96天,预期年化收益率高达7.6%。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进入12月以来,随着市场资金成本持续推高,招商银行(10.31, 0.14, 1.38%)等纷纷将短期理财预期收益率推至6.5%以上。“从现在到春节前,因为资金取现流出等影响,资金成本会难以下降。”花旗环球金融亚洲公司董事总经理兼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沈明高[微博]称。
屡创记录的融资成本,也引发市场对银行理财产品是否会“亏本赚吆喝”的担忧。国海证券(11.01, 0.31, 2.90%)投资银行部董事总经理汪杰就透露,他所参与的一项调研揭示,部分理财产品在运行过程中,未能实现预期收益;银行为避免潜在声誉风险,向客户进行了刚性兑付。
短期产品收益再创新高
上述兴业银行产品名为“万利宝2013年第五期第28款(圣诞秒杀版2)非保本理财产品”,门槛为5万元,发行期为12月24日至25日,期限仅96天,但预期年化收益率却高达7.6%。按照兴业银行提供的数据,过往同期限产品收益率为6%、6.2%。
不仅如此,兴业银行在24日推出的2013年第49期银银平台专属X款(圣诞秒杀版)产品,期限仅43天,预期收益率也达到7.5%。另一款银银平台专属理财产品,销售期从12月20日至12月26日,期限也是43天,预期收益率同在7%的高水平。
事实上,市场在6月末首次出现大规模流动性紧张,当时民生银行(7.67, 0.00,0.00%)、平安银行(11.72, 0.02, 0.17%)、华夏银行(7.67, 0.03, 0.39%)和建设银行(4.14, 0.00, 0.00%)等机构曾经发行少量年化收益率在7%的短期理财产品,就已被不少同业认为“太疯狂”。近半年时间后,兴业银行的上述三款产品刷新记录,创7.5%-7.6%的新高。
沈明高表示,12月底资金成本高涨,是因为今年财政支出速度比较慢,截至11月,财政在央行的存款同比增长23.7%,增速虽然较快,但是财政存款不构成基础货币,只有财政支出后才能增加市场的流动性。另外春节前,因为有资金取现流出等因素,所以资金成本难以下降。
于是,最近多家银行迅速将其理财产品的整体收益率水平提升。招商银行正在发行的鼎鼎成金135号理财产品,期限70天,预期年化收益率却高达6.80%。
招商银行正在发行的鼎鼎成金138号产品,期限仅43天,预期年化收益率为6.60%。鼎鼎成金142号产品,期限为46天,收益率也在6.60%。记者看到,招商银行的这些产品主要投向信托计划、券商资产管理计划等非标资产;债券资产;银行存款和资金拆借及逆回购。
国有大行也参与高收益理财产品的争夺战。中国银行(2.66, 0.01, 0.38%)正在发行的社保卡(第六期)专属理财产品,期限为93天,预期年化收益率6.2%,资金主要通过单一信托投资于银行同业存款等。
据普益财富统计,上周共发行705款银行理财产品,其中期限1个月至3个月的平均预期年收益率为5.57%、3个月至6个月为5.67%,收益率比前一周分别继续增加16bp、14bp。比11月平均水平增长51bp、46bp。
沈明高认为,虽然最近资金成本高涨有周期性因素,但2014年仍将维持较高水平。首先信贷资源配置扭曲,更多的资金沉淀在地方政府平台、国有企业等领域,导致信贷挤出效应。其次存款利率市场化持续推进,其他国家地区的经验看,市场化会推高资金成本上升2%。
“贴钱兑付”?
记者看到,相关银行并未披露上述产品资金的具体投向。一位城商行资金部人士分析,这三款理财产品应属于资
- “钱荒”未现 理财收益率却创新高(2013-09-30)
- 短期银行理财收益率再被刷新 96天高达7.6%(2013-12-25)
- 银行理财经理招聘门槛低 劳务外包再度现身存隐患(2013-12-17)
- 银行理财产品超4万款无悬念 大行收益屡屡垫底(2013-12-17)
- 年末银行理财“火拼” 收益率达5.5%产品遍地开花(2013-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