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稳健理财走向三高 品预期收益率持续走高
摘 要:股市低位盘整,黄金(1210.40, 0.50, 0.04%)大跌,2013年银行人民币稳健理财风光一片。纵观全年,人民币稳健理财走出“三高”的态势,一是发行规模再创新高,二是产品平均收益率相比去年大幅走高,三是相关理财产品的风险也在悄然升高。
股市低位盘整,黄金(1210.40, 0.50, 0.04%)大跌,2013年银行人民币稳健理财风光一片。纵观全年,人民币稳健理财走出“三高”的态势,一是发行规模再创新高,二是产品平均收益率相比去年大幅走高,三是相关理财产品的风险也在悄然升高。
稳健产品发行量同比增5成
日前,银监会业务创新部主任王岩岫在亚洲金融论坛上表示,截至9月末,我国银行理财规模已达9.9万亿元,占我国财富管理市场总规模的三分之一,是当今国内最大的资产管理主体。
人民币稳健型理财产品在银行理财市场中的主体地位毋庸置疑。据银率网数据库统计,截至2013年11月30日,148家商业银行今年共发行人民币理财产品合计36451款,其中各商业银行共发行稳健型人民币理财产品(即非结构性人民币理财产品)合计35093款,较上年同期增长49%。
从不同的发行主体来看,国有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今年的理财产品发行占比较去年都有所增长,而股份制银行的产品发行占比明显下滑,并且失去了发行量最大的宝座,城市商业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发行量以35.87%的占比雄踞最大发行主体。外资银行发行的人民币理财产品占比仅为0.72%,相比去年的2.3%大幅下滑,可见,外资银行人民币理财基本上只能拾遗补缺、聊胜于无了。
产品预期收益率持续走高
除了产品发行量大增,2013年稳健型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同比也是大幅走高。
从近两年来看,每年稳健型银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的走势都有一定的规律,一般是先跌后涨。如2012年前三个季度产品预期收益率持续下跌,四季度止跌反弹,而今年前5个月产品预期收益率也是持续下滑。不过,从6月份开始提前启动。 6月份稳健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大涨的背景是,当时银行间市场资金空前紧张,用“钱荒”来形容也不为过,隔夜回购利率最高达到史无前例的30%,7天回购利率最高达到28%。各家银行为吸引资金,不得不发行更高预期收益率的理财产品。
6月份的“钱荒”过去之后,银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并未大幅回调,而是盘整了两个月之后再度走高。截至11月底,人民币稳健型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年化收益率已经高达5.16%,创出2年来新高。尽管12月份数据还未出炉,但上周银行间市场资金的紧张情况与今年6月份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尤其是临近年末,面临揽存压力,各家银行再度争推高收益理财产品,12月份稳健型银行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必然再上台阶。
尽管预期收益率走高,但不同类型银行发行的产品收益率也有差异,如今年城商行发行的稳健型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最高,达4.83%,比2012年上升了7.78个基点;农村商业银行发行的产品次之,为4.53%;股份制银行发行的产品第三,为4.61%,比2012年上升了3.28个基点;国有商业银行发行的产品为4.41%,但也比去年大涨了18.04个基点。
理财创新带来更多风险
在银行理财产品规模和预期收益双双走高的同时,也暴露出诸多问题,部分银行的产品风险也在悄然走高。一些银行在推销理财产品时,刻意回避或弱化理财产品风险,同时又夸大理财产品收益率,多次出现的银行理财产品到期无法兑付等现象,使得银行理财产品形象一落千丈。
去年以来,越来越多的银行将理财资金投向风险较高、流动性较差的非标准化债权资产。今年未实现预期收益的人民币稳健型理财产品中,基本上是信托类产品和其它类产品,而这两类产品最大的问题就是风险不可控。这也引发监管层警觉,为此,银监会在3月份出台了以8号文为代表的一系列监管手段,严控理财资金投向非标资产。
银
-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创20年新高 明年外汇占款将收缩(2013-12-25)
- 人民币外汇期货推出条件渐成熟(2013-12-24)
- 人民币利率市场化提速 中信银行首批同业存单发行告罄(2013-12-23)
- 成思危:人民币可在10年内基本实现国际化(2013-12-20)
- 多家比特币平台关闭人民币充值(2013-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