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妈们追过的投资品:济州岛土地涨近10倍
摘 要:如果评选今年十大投资热词,“中国大妈”绝对位列三甲。“中国大妈”们已经成为一个特殊的投资群体,他们有钱有闲,关注投资热点,随时准备出手,但是此前缺乏金融专业知识,投资失误率较高。不过,随着中国财富管理市场的进步,“中国大妈”们作为最具投资意识的一群人,也一直在进步。
已达41万亿元,人均财富结余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投资饥渴。传统的理财模式已经很难满足多变的财务现状,把钱存入银行,存款利息战胜不了通货膨胀。买房子,国内楼市入门资金较高,房价调控力度逐年递增。投入股市呢?股价一天三变,受过2007年重创的“大妈”们至今心有余悸。
民间有资本,却无用武之地,于是种种投资路径都成了宣泄口。自2004年理财元年至今,国民财富观念已趋于成熟,但理财理念却依旧匮乏。想要理财,却不会理财,是大部分国人的症结。
2013年招商银行(10.65, 0.13, 1.24%)公布的《城市居民个人理财与资产配置调查报告》显示,有88%的受访对象表示有理财意识,正在或即将进行财产管理。但有超过九成的受访对象存在有理财意识,但相关理财知识并不充足的问题。仅有16.0%的受访对象或其家庭成员拥有经济、金融、财务方面专业背景。
有专家统计,“中国大妈”比美国最大股票基金公司—— 先锋大盘股票市场指数投资者要成功得多。原因是“大妈”们一直站在投资市场的第一线,她们没有特别的金融技能,从不挑挑拣拣,也是一种顺势而为。不过,面对日益多样化的理财市场,“中国大妈”仍然要不断学习。
“大妈”学理财,把控风险是基础
“大妈”们的投资概念是中国人财富管理现状的一个缩影。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除了国内民众接触理财理念较晚,国内部分投资产业对民众门槛较高外,更重要的是民间资本的合法路径过少,单靠个人投资或民间集资投资,难以满足日益多元化的经济时代。
自2 0 0 4理财元年至今,国人理财观念日趋成熟,但国民对金融风险的把握能力不足,对国际资本市场认知较弱,而中国资本市场正逐步与世界接轨,将来国民面临的金融风险将严重得多。
还是以黄金市场为例。在金价下跌时,国民们大量抢购购金,但以金首饰居多,过程中存在手续费高,报价较慢等问题。购进方式与国内外专业“淘金者”大相径庭,与其说是投资,不如说是“赌徒心态”作怪,不计买入价格,只看卖出价格,不做中长期走势预判,只想下一步获利套现。
国人盲从投资的同时,也折射出了不少积极方面:“中国大妈”可作为国内投资者的先驱,她们有主动的理财意识,她们是一群对于投资机会较为敏感的人群,虽然此前的投资经历有赔有赚,但是一直随着财富管理行业在国内市场的成熟而逐渐成长。
- 陈德成:黄金涨跌别总拿中国大妈说事(2013-12-31)
- 缺少中国大妈撑场 黄金饰品生意火不起来了(2013-12-26)
- 金价暴跌中国大妈抢金不怕套 称自己喜欢就行(2013-12-25)
- 2013年:中国大妈梦断黄金(2013-12-20)
- 黄金价格跌入冰点 中国大妈誓言捂实钱包不买了(2013-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