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反腐重创奢侈品在华市场 外滩阿玛尼已停业
摘 要:全球著名的管理咨询公司贝恩公司发布了一份《2013年中国奢侈品市场研究》。这份报告显示:2013年中国内地的奢侈品市场增速进一步放缓,年增长率为2%左右。不仅如此,贝恩的预计,这一缓慢增长的态势还将延续到2014年。
2013年,各大奢侈品牌在中国市场,遭遇了一股前所未有的寒流。
全球著名的管理咨询公司贝恩公司发布了一份《2013年中国奢侈品市场研究》。这份报告显示:2013年中国内地的奢侈品市场增速进一步放缓,年增长率为2%左右。不仅如此,贝恩的预计,这一缓慢增长的态势还将延续到2014年。
这样低的年增长率和几年前奢侈品在华的“一片繁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2012年,奢侈品在华增速为7%,2011年,这一数字更是达到了30%。
贝恩公司认为,奢侈品牌在中国市场的集体受挫,一方面与经济放缓有关;另一方面,则是来自于政府打击反腐的政策。
贝恩公司并不是唯一一家指出中国奢侈品大跌的机构,据路透社报道,中国富豪消费在2013年出现至少五年以来的最大降幅;来自《胡润百富》的调查也指出,2013年中国富豪平均消费下降15%,为连续第三年下降,送礼比上年减少25%。
送礼禁令重创钟表业
自2012年6月,中国首次出台“公款不得采购奢侈品”规定以来,整个奢侈品行业都遭到了不小冲击,这个现象到了2013年则表现得更为明显。
贝恩的报告显示,在所有下跌的奢侈品中,腕表及男士服装品类受影响最严重,腕表的价格越高,下降的幅度越大。腕表的销售额在2013年下降了11%。而在前几年均呈增长态势的男装品类也在2013年出现了小幅下滑。
而在2011年以前(除2009年金融危机时期),瑞士表对中国的出口额每年都有超过40%的惊人增长。即便在2012年上半年,瑞士钟表在中国国内市场的出口仍有16%的增幅。
消费的下滑也让曾经乐观的瑞士钟表商们纷纷收紧份额。瑞士钟表企业爱彼已经关闭了在中国国内的六家零售店,“中国的淘金热已经结束了,”该公司首席执行官弗朗索瓦 本纳明说道,“我们将会放慢在中国的发展,现在每走一步都要万分小心。”
礼品馈赠历来是中国奢侈品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腕表和男装是最受欢迎的礼品之一,仅腕表品类占国内奢侈品消费总额的五分之一以上。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反腐倡廉运动一开始,高级手表和高级男装等以“送礼”为主要驱动的消费市场就开始严重下滑。
“多数人以为,送礼还会风行一段时间,但现在政府真的开始打击它了,所以手腕上再戴一个大块的手表就让人无法接受了,这也影响了零售,特别是在中国那些行政机关较多的城市。”对此,关注奢侈品市场的研究专家乔恩 考克斯表示,他估计,在中国大陆,送礼占了手表销售的一半。“现在的问题是,这种情况是不是会开始蔓延到有中国人购买手表的所有市场。”考克斯补充道。
“人们就是对中国市场热情过头了,以为突然开出40或50家门店不会有什么问题,”洛杉矶手表零售商约翰 西莫尼安说,“如今中国的商店里满是存货,是不是都能卖出去也毫无保证。”
奢侈品集团路威酩轩集团手表和珠宝部门的负责人弗朗切斯科 特拉帕尼也直言不讳地指出:“在中国的业务很糟糕,说实话,中国的手表行业在萎缩。政府正从道德角度劝说人们,限制开支,限制展示奢侈品。”
奢侈品牌门庭冷落
2013年,全球领先的奢侈品集团LVMH第三季报一出炉,就给本来已表现不佳的奢侈品市场重重地泼了一盆冷水。
从2012年开始,LVMH集团旗下的路易威登(LV)在中国国内就开始了一系列整改措施:包括升级产品线、翻新店面、暂停扩张速度、去logo等,但似乎收效甚微。
LVMH的首席财务官Jean-JacquesGuiony坦言,LV2013年在中国本地的销售只能算是“持平、无增长”,虽
- 法国干邑白兰地在华销量下降 业界称受反腐影响(2014-01-21)
- 医药反腐严查三年:监管风暴席卷全行业(2014-01-14)
- 建行济南市中支行:组织多种形式反腐倡廉警示教育(2013-09-05)
- 中石油复牌早盘跌逾1% 反腐风暴连波冲击(2013-08-28)
- 中移动内忧外患:传统业务乏力反腐风暴人心惶惶(2013-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