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济南日报 济南时报 都市女报 当代健康报 人口导报
外文版
繁体中文

2014保险业展望:保险业迎来十年黄金期

http://www.e23.cn2014-02-11中国经济周刊

    摘  要:刚刚过去的2013年,对保险行业来说困难重重。国内经济增速缓慢回落,资本市场持续走低,各类金融产品竞争日趋激烈,保险行业似乎不被投资者看好:2013年1—11月,保险股跌幅6.75%,在全部板块中排名倒数第三。

  刚刚过去的2013年,对保险行业来说困难重重。国内经济增速缓慢回落,资本市场持续走低,各类金融产品竞争日趋激烈,保险行业似乎不被投资者看好:2013年1—11月,保险股跌幅6.75%,在全部板块中排名倒数第三。

  不过,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养老保险、大病保险、农业保险、巨灾保险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利好政策,保险业的春天或许不远了。

  华泰证券发布的《保险行业2014年度投资策略》分析认为,保险业基本面正在发生根本性好转。“中国保险业像一个已过青春期的小伙子,成长速度慢下来,智力发育却在加速。具体表现为:承保端不仅总量增长,而且结构不断优化;投资端受益渠道放开和利率上行,投资回报率明显提升。”

  1月15日,瑞士再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瑞士再保险”)公布了对2014年中国保险市场的预测——2014年中国非寿险保费增长约13%,主要受益于政策驱动;寿险保费增长约11%,健康险产品增长较快。

  在中国保监会2013年底召开的保险业形势分析座谈会上,保监会主席项俊波表示,未来10到20年仍然是保险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城镇化工作会议,对保险业的一些重点问题提出了明确要求,为保险发挥功能作用释放了巨大红利,这必将深刻影响保险业。

  非寿险迎来“政策驱动型”增长

  “非寿险保费增长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政策驱动。我们看到,十八届三中全会有很多利好保险业的政策和信号,比如建立巨灾保障、改善农业保险的经营规模和经营方式等,给商业险很多发展空间。”1月15日,瑞士再保险经济研究及咨询部高级经济分析师、副总裁邢鹂对《中国经济周刊》说。

  邢鹂表示,自然巨灾是非寿险市场发展的关键驱动力之一。而我国自然巨灾保障缺口巨大。根据保监会数据,近20年来,国际上自然灾害的保险赔付金额一般都占灾害直接经济损失的30% ~ 40%,而我国的这一比例仅为3%左右。

  在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下称“《决定》”)提出“完善保险补偿机制,建立巨灾保险制度”之后,保监会正在积极推动巨灾保险在地方层面破题开局。2013年12月30日,深圳市巨灾保险制度正式实施。云南省的巨灾保险试点工作也在进行。

  “首先在各省建立因省而异的巨灾保险,从长远来看,最终应当在全国层面建立巨灾资金池。中国市场非常大,本身就可以分散风险。”邢鹂说。

  在中国的非寿险市场,车险占了保费收入的70%以上。邢鹂分析认为,随着交强险业务对外资开放,以及车险费率自由化政策实施,短期内可能使车险业务走向亏损;但是从长期来看,对车险公司的定价能力、发展定价模型都起到积极的作用。“未来可能不仅仅是因车定价,还可以因人定价、因出行距离定价,这对车险公司来说都是新的机遇。”邢鹂说。

  从中长期看来,城镇化发展政策对保险业的影响也将是巨大的。城市不断扩张,庞大的基础设施投资必不可少。瑞士再保险预测,2013年至2030年期间,全球在运输、公用事业(能源和水)和商用建筑方面的投资将达到70万亿美元。其中,中国将占到15.7万亿美元,由此带来的商业险需求,仅建筑险保费预计就将达250亿美元。

  税延政策出台将刺激寿险市场爆发

  费率市场化改革是2013年寿险行业一件大事,而改革效应在2014年预计仍将持续。

在过去十余年中,普通型人身保险预定利率一直没有突破2.5%的上限,导致产品定价过高,纯保障型产品需求受到极大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网络编辑:张晓燕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