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只新股募资301亿元 25家券商获承销费14.5亿
摘 要:加上昨日进行网上申购的3只新股,在IPO正式重启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共有48只新股发行。目前已经完成发行的45只新股合计募资300.91亿元,对于券商来说,收获IPO承销费的日子又回来了。
德勤预计,2014年券商在新股首发业务上的收入将达140亿元
加上昨日进行网上申购的3只新股,在IPO正式重启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共有48只新股发行。目前已经完成发行的45只新股合计募资300.91亿元,对于券商来说,收获IPO承销费的日子又回来了。
同花顺(300033,股吧)iFinD数据显示,已经完成发行的45只新股共涉及25家券商(不包括长江证券(000783,股吧)承销保荐有限公司),共获得承销与保荐费用14.5亿元,其中招商证券(600999,股吧)以1.5亿元居首。
国信证券案不予处罚
5单上市项目数量居首
目前国信证券保荐的上市项目最多,达到5家。除此之外,招商证券、民生证券、广发证券(000776,股吧)各有4单项目。
去年11月30日,证监会发布IPO新政,预计到2014年1月约有50家企业陆续上市。从目前来看,新股上市的数量与预期相差不远。在当时,已过会但尚未发行的企业共有83家,首批上市公司也从这83家中诞生。数据显示,当时有39家券商参与到目前83家过会企业的保荐承销中,过会企业数量居前的分别是国信证券、招商证券、民生证券和平安证券,分别有7家、6家、5家、5家企业已通过发审会。
此前,有不少业内人士认为,相关保荐项目违规等原因而受到处罚的国信证券、平安证券等券商所保荐的已过会企业,或将无缘IPO重启首批企业名单。在2013年7月21日,国信证券和平安证券因涉嫌违法违规行为被证监会立案、处罚,出于审慎监管的考虑,证监会已要求对两家券商已领取批文的项目暂停安排后续发行进程。也正是这个原因,第一批上市的50家企业中,招商证券有望占据最多的数目。
不过,从目前来看,已经上市的新股中,国信证券主承销5单项目,招商证券、民生证券和广发证券分别持有4单项目。从上市项目来看,国信证券依旧是最多的。国信证券主承销的已上市5单项目分别是晶方科技、思美传媒(002712,股吧)、东方通(300379,股吧)、天赐材料(002709,股吧)、斯莱克(300382,股吧)。国信证券主承销的已过会但尚未上市的2单项目是东易日盛家居装饰集团、长春迪瑞医疗科技。由此看来,目前上市的这些项目均来自当时业内认为可能会被暂时“屏蔽”的项目。事实上,去年12月6日,在证监会发布会上,证监会新闻发言人表示:“关于国信证券涉嫌违法违规一案,我会已调查终结,目前该案已结案,不予处罚。”这也就意味着国信证券保荐的项目得以顺利推进。
然而其余几家公司并没有如此“好运”。比如,在目前已经上市的企业中,并没有平安证券保荐的项目。受益IPO重启首批上市潮
券商14.5亿元承销费入袋
IPO开闸后,券商投行业务的收入将得到明显提升。从目前来看,45单上市项目已经给券商带来14.5亿元的承销保荐费用。
虽然目前来看,国信证券的上市项目多于招商证券,但招商证券获取的承销费用却超过国信。具体来看,招商证券以1.5亿元暂时居首,国信证券以1.4亿元位居第二,民生获得9574.6万元承销保荐费位居第三,广发以9399.7万元位居第四。然而,随着新股不断发行上市,这个数据将会很快被刷新。
德勤预计,A股2014年将有200-230家在审企业可以完成发行,总集资额约1500亿元-1700亿元人民币。数据显示,如果按照7%的费用比例计算,在总融资规模达到2000亿元的情况下,券商投行2014年在新股首发业务上的收入将达到140亿元。东方证券研究显示,由于无从得知各项目的具体融资额,分别按照2011年至今在上海主板(平均承销费6600万元)、深圳中小板(平均承销费4300万元)和创业板IPO公司(平均承销费
- 新股发行2月将现空窗期(2014-02-10)
- 新股疯涨引抛售 机构借机套现83.69亿元(2014-02-10)
- 人民日报:新股发行市场失血 未来行情乐观可期(2014-01-24)
- 炒新热情难抑制 我武生物等13只次新股涨停(2014-01-24)
- 深交所:未对新股首日交易机制进行调整(2014-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