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投资者受困谁之过 刚性兑付有代价
摘 要:是在特有的历史环境和诸多利益纠葛下,形成了中国信托业特有的硬兑付环境,以及相关投资者一系列问题。而现在,是付出代价的时刻。
地方政府关系密切,频繁与各类政府融资平台合作,政府融资平台则负责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开发等。截至去年6月底,政信合作规模已经超过8000亿元。
地方政府的介入,使得中国信托行业利益更复杂和多元。道理很简单,由于我国现阶段的特殊信用结构,任何一地的信托计划一旦发生兑付失败,影响的并不是单一的公司,而是投资者和债权人对该省财政的信心;一旦违约,将加大该省所有企业的筹资成本。这个成本,是任何地方政府难以承受的。而债务危机一旦扩散,不但对信贷和投资依赖性强的周期性行业带来巨大负面影响,后续的蔓延更难以想象。
正是在特有的历史环境和诸多利益纠葛下,形成了中国信托业特有的硬兑付环境,以及相关投资者一系列问题。
过去10年间,信托产品的刚性兑付令行业迅速做大,而现在,是付出代价的时刻。
相关新闻
- 收益率结束下行趋势 下半年信托投资现两大路径(2013-07-09)
- 信托投资大变脸 证券投资类信托升温明显(2013-05-24)
- 信托投资应警惕兑付风险 勿盲目看做高息存款(2013-02-18)
- 评论:刚性兑付已威胁金融体系稳定(2014-02-07)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