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济南日报 济南时报 都市女报 当代健康报 人口导报
外文版
繁體中文

支付宝:余额宝平均每6天被监管1次

http://www.e23.cn2014-03-09证券日报

    摘  要:互联网金融首度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让“宝宝们”悬着的一颗心有了着落,之前取缔余额宝的呼声也已销声匿迹。

  互联网金融首度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让“宝宝们”悬着的一颗心有了着落,之前取缔余额宝的呼声也已销声匿迹。

  “当‘宝宝军团’规模越来越大之后,它必然也会带来一定的风险、一定的监管问题,无法回避。”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法研究所所长黄震对记者表示。

  支付宝公关总监陈亮则通过微博称,余额宝诞生至今的264天里,共计得到各种监管43次,平均每6天一次。

  而现在更值得关注的是,具体应该通过哪些手段来监管?监管的尺度该不该一下收紧?监管之后,它们还有没有如鱼得水般的发展空间?

  余额宝监管真空是误读?

  为什么近来银行业各种声音都是针对余额宝?一名投资者恰好高度总结了余额宝的“可怕”之处:开户数8100万,超过中国股民数量;5000亿元规模,爆发式增长;流入速度无敌,每天最高百亿元;抢银行奶酪,1月人民币(6.1260, 0.0075, 0.12%)存款减少9402亿元。

  3月4日,支付宝公关总监陈亮通过微博称,“有人呼吁互联网金融亟待监管,搞得好像一直没有监管一样。余额宝从诞生第一天就得到了监管部门的大力指导和有效监管:诞生至今的264天里,共计得到各种监管43次,平均每6天一次。怎么监管?含文件备案汇报、现场调研、现场检查等多种形式。今年1月至今,央行、证监会、国家审计署等累计监管了19次。”

  近期关于余额宝的质疑声很多,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政策研究室主任高红冰对相关质疑作出回应。他对本报记者表示,监管层对于余额宝非常“包容、务实、开放”,并对完善产品制度和运行提出很多有价值的意见和方法。对于余额宝是否会偏离主管部门的相关政策,“我们心里有数”。

  如此高频监管,为什么仍被外界误解为没有监管?

  全国政协委员、交银施罗德基金副总经理谢卫称,正是由于互联网金融的开放性和虚拟性,其崛起正挑战中国金融业“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红线。

  互联网金融风险如影随行

  近期,余额宝被盗刷的现象频频曝光,许多人在接受余额宝这一网络理财器的同时也开始担心余额宝的网络安全问题。

  余额宝的网络安全问题,其实归根结底是手机的网络安全问题。手机被偷、手机SIM卡遭补办、手机中毒、手机被借用或者被破解、复制等种种情况,都可能导致余额宝的不安全。

  不仅如此,2014年1月 21日发生全国“大断网”也让包括余额宝在内的互联网金融等网上交易充满了“危机”。

  1月21日当天15时10分左右,国内通用顶级根域名服务器解析出现异常,部分国内用户无法访问.com等域名网站。据初步统计,全国有2/3的网站访问受到影响。

  在此次事件中,面对客户一线的DNS服务器都把包括百度、淘宝等在内的许多网站解析到一个IP地址为65.49.2.178的电脑上。如果这个IP地址是骇客的电脑,他会模仿网银、淘宝做一个一模一样的网站,把用户账户和密码全都记录下,意味着用户访问的百度不是真正的百度,访问的网银、余额宝都可能已经被盗走,甚至是网上的一切有关个人账号的信息将全部消失。

“非常有必要去强化这个网络安全技术的标准。建议在互联网产品设计试用阶段与消费者、金融机构互动参与进来,这样就能把问题迁移改变以往的固有模式。”中央财经大学金融法研究所所长黄震接受记者采访时候称。他同时认为:“要建立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红线,知道哪些地方可能会冲击红线。要把握好政策风险,操作性风险、流动性风险划定红线,是每一个产品设计中间怎么把这些风险一步一步梳理出来,哪一个地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网络编辑:马恬

浮世绘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