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济南日报 济南时报 都市女报 当代健康报 人口导报
外文版
繁體中文

3家国有银行夹击余额宝 业内称大银行在革自己的命

http://www.e23.cn2014-03-10理财周报

    摘  要:“这算什么,余额宝撑死了也就达到万亿规模,银行光个人存款就40多万亿,这根本算不上博弈,双方力量相当才叫博弈!”对于银行发难余额宝,沪上某第三方平台人士不服地表示。

  “这算什么,余额宝撑死了也就达到万亿规模,银行光个人存款就40多万亿,这根本算不上博弈,双方力量相当才叫博弈!”对于银行发难余额宝,沪上某第三方平台人士不服地表示。

  然而,对于银行来说,这个理还不太一样。截至记者发稿,已有3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总行表示余额宝等各类货币基金进行协存交易。

  数据显示,虽然2013年余额宝规模剧增至1853亿元,但是该年银行间单位存款和个人存款分别达到52.08万亿和46.65万亿,均较年初有一定程度增长。

  那么,银行一直高呼余额宝抢了他的奶酪,余额宝到底影响了银行哪部分利益?

  银行余额宝利益之争

  余额宝从诞生之日起就与银行之间有着藕断丝连的关系。

  在投资对象上,银行的协议存款是目前余额宝等货币基金最主要的投资品,对于互联网货币基金而言,个人用户实时赎回到账的需求也使得余额宝等在投资上严重依赖协议存款,他们将90%以上资产投资于40天期限内的协议存款,以保证流动性需求。

  活期利息0.35%,定期利息3.5%,而余额宝同样是存款,利息却高达6%以上,不但享受活期的便利,更享受着双倍定期的利息。

  一般来说基金在银行的协议存款均算作同业业务,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余额宝也是走了同业这条路,天弘方面也确认,这件事此前银行都已经定性。

  矛盾点在于,银行此前给予的高协存利息是针对大额资金客户,而余额宝则通过累积低净值客户的资金从而享受高净值客户的利息,从一定程度上来说等于余额宝的8100万客户拿着微少的资金到银行要求6%的利息一样。

  这也正是银行所愤怒的地方。

  但是,不得不考虑到,余额宝本质就是一只货币基金,而货币基金与银行的关系已经有了很长的磨合。银行渠道销售出去的货币基金,最终还是以投资协议存款的形式回流银行体系内。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银行才会与货币基金定下各种互惠互利的原则,例如提前支取不罚息,享受同业业务的利息等。

  所以沪上一家大型基金公司副总也对理财周报(微信公众号money-week)记者肯定地表示,余额宝这么高的收益并不违规。“确实是合法的,他利用了政策的不完善,其实余额宝把储蓄存款搬出来之后再回到银行,他不应该享受同业存款,但银行为了吸收存款不得不接受这些资金。”

  而为何在众多货币基金中仅余额宝受到银行排挤呢?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它的增长速度过快,已经逐渐威胁到银行。短短不到一年时间,余额宝规模翻了50多倍,最新数据显示余额宝客户数量超过8100万,规模接近5000亿元。

  “余额宝最大的作用是唤醒了把钱放在银行、换取微不足道的活期利息的那些储蓄人的意识。把钱放在余额宝,不管一千两千都可以获得相对高额收益,而且便捷性也比银行好。这个就不得了,天下有多少存款啊。”上述副总解释道。

  这也就是此前业界一直公认的真理——得屌丝者得天下。

  但规模效应对互联网来说并不有效,银行是靠利差赚钱,而贷款对象都是机构,即使这样,你看哪个银行愿意做小微企业贷款?

  当货币基金抱上了互联网这条大腿后,这样的局面越发严峻。不难看到,天弘增利宝此前规模一直在百亿以下浮动,与支付宝合作后直奔5000亿;华夏财富宝规模一直未破100亿,腾讯介入后,直接翻了数倍。此外,嘉实、广发、易方达等都从电商平台得到了一定量的规模增长。

  正因为电商平台的大规模介入,抢食大量储户的资金,天天为揽储发愁的银行不得不独自面对“不平等条约”,当然希望改改规矩了。

“这是其中一点,更重要的是余额宝改变了银行相对较低的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网络编辑:马恬

浮世绘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