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券报:降准时机不成熟
摘 要:近期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经济运行正面临较大的下行风险,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呼声渐起。不过,考虑到当前经济形势还不需要大规模刺激、人民币(6.1384, -0.0066, -0.11%)汇率不会阶段性贬值及防范风险的需要,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时机并不成熟。
近期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经济运行正面临较大的下行风险,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呼声渐起。不过,考虑到当前经济形势还不需要大规模刺激、人民币(6.1384, -0.0066, -0.11%)汇率不会阶段性贬值及防范风险的需要,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时机并不成熟。
首先,经济增速是否会跌破政府管理的“下限”还需观察。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过去一年政府工作中行之有效的思路和做法,要在今后的实践中继续坚持、不断探索与完善。”这意味着,今年仍会按照大致相同的方式来进行宏观调控操作:只要GDP同比增速不跌破下限,就“不采取短期刺激措施,不扩大赤字,不超发货币,而是增加有效供给,释放潜在需求”。而且,今年GDP同比增速设定为7.5%左右,经济增速在7%-7.5%都是可以接受的。
从实际经济运行看,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呈现季节性规律。一季度经济增速无论同比还是环比通常都会回落,二季度经济开始企稳,下半年步入上升通道。今年两会结束后,将有多项改革政策陆续出台,减少和取消行政审批、打破垄断等措施将激发民营经济和市场活力,投资仍将在经济增长中发挥关键作用。收入分配改革和社会保障完善有利于民众消费增加。宏观经济的平稳运行也有助于解决当前企业和地方债务问题,避免出现局部性债务危机。
其次,人民币是否会出现趋势性贬值引发资本大规模外流?2月份人民币出现了连续下跌的贬值走势,但从全年看,趋势性贬值或是小概率事件,人民币走势可能“前低后高”。
一方面,改革将为中国经济注入新的动力。另一方面,去年以来,美国经济逐步向好,美联储已启动QE退出,但采取加息措施还为时尚远,同时欧洲和日本央行还将继续扩大量化宽松政策,因此国际资本向发达国家回流的力度不会太大,除了一些结构脆弱的新兴市场国家可能会遭遇资本流出外,中国仍将是国际资本看好的经济体。此外,发达国家经济转好会促进国际贸易增长,我国出口会受益。今年我国国际收支将继续保持双顺差局面,这是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的基本因素。
此外,继续依靠“印钞票”进行经济刺激的边际效应递减,但后遗症越发明显,使得宏观调控在松货币上的态度日益谨慎。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经济稳中向好基础还不牢固,增长的内生动力尚待增强。财政、金融等领域仍存在一些风险隐患,部分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宏观调控难度增大”,显示当前防范财金领域信用风险大规模爆发、挤出过剩产能的任务艰巨,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实际效果可能适得其反。
目前来看,进行宏观调控促进增长的弹药仍然充足。从央行操作来看,只要停止目前的正回购资金面就可以更宽松,此外还有公开市场的其他工具可以释放流动性。同时,存款准备金率从不用到开始使用,也将释放明确的政策转向信号,不利于进行宏观预期管理。
另一方面,财政政策可以更为积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去年财政赤字控制在预算范围内。去年前11个月实现5000亿元财政盈余,这意味着去年12月单月赤字高达1.7万亿元,2013年积极财政政策仅仅在12月表现得“特别积极”。根据政府工作报告,今年拟安排财政赤字13500亿元,比上年赤字增加1500亿元,在这一比较宽松的财政安排下,应避免重演去年“钱没花完”、“突击花钱”的现象,而应将积极的财政政策落到实处。
- 工行济南商河支行抢抓时机 大力营销汽车分期业务(2013-12-19)
- 金价跌至四个半月低点 投资黄金最佳时机未到(2013-11-26)
- 调整是买入好时机 三主线迎结构性牛市(2013-11-11)
- 债市周评:债市反弹或难持续 “抄底”时机未到(2013-04-28)
- 现在是产业升级最好时机(2013-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