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业潮涌 期货业酝酿变革
摘 要:“未来会不会死不知道,但现在活得并不轻松,佣金下滑已经让我们度日如年。”北方一家期货公司的副总李先生抱怨,尽管公司管理层为维持客户关系都已全员出动,但依然流失了不少大客户。他担忧,未来混业化经营放开将给期货业带来巨大冲击。
证券报记者了解,中粮期货、永安期货、南华期货、徽商期货等公司都已经或者准备涉足券商业务,而期货公司涉足券商业务并不是要全方位与现有券商展开竞争,关注的焦点是资产管理业务。
永安期货副总经理石春生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这几年的创新业务发展很快,资产管理、投资咨询等业务都做得有声有色,对公司业绩的贡献近一半。他说:“公司的资产管理业务规模在期货业内占比约一半,目前还没有出现过亏损,去年公司资产管理业务的规模增长幅度更是达40%以上。如果牌照管制放宽,公司将受益,因为可以到不同的市场配置投资标的,更好地套利和对冲风险。”
“投资咨询业务依托公司强大的研究实力和资产管理经验,并不是简单地卖报告,而是举办培训班,讲的都是实战经验,能够让学员赚钱。”石春生介绍,培训班的学费从8000元提高到12000元之后,学员报名更加积极,其中不乏总经理头衔的人,学员听课更加认真,提问也更加积极。今年公司的培训班打算办六期,并且往区域市场拓展。
对于永安期货想要“找爹”、投入银行等大型金融机构麾下的传闻,石春生表示,公司已经基本完成了上市辅导的工作,如果未来能够上市,则可以独立发展壮大,不需要抱大腿。
在师黎明看来,混业经营以后能够活得更好的期货公司包括以下三类:一是中粮期货这类母公司实力强大的公司;二是中信、海通等强券商系旗下的全资子公司或者控股子公司;三是能够通过增资扩股、上市等手段快速做大做强的公司。永安期货属于第三类。
李杰表示,券商在目前的资本市场中所处的地位远远高于期货,如果交叉持有牌照政策出台,券商的优势更加显著。期货公司原来的老路难以持续,必须建立全市场、全业务链条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近几年来,尤其是股指期货推出以后,券商系期货公司发展相对较快,但未来随着牌照管理政策变化和证券期货业的开放,券商系期货公司的格局预计也会发生变化,这依赖于券商母公司的策略。
他认为,从长远看,大型金融控股集团会更加受益。金融控股集团所属的期货公司将来很有可能作为金融控股集团的一个链条,但已经完全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通道,而是成为业务链条中间的一个环节。这个期货公司可能是一个独立的公司,也可能是作为一个部门,或者名义上是一个公司但实际上是部门化运作。
找准定位 错位竞争
对于大多数中小期货公司,如何避免被市场淘汰,在未来的竞争中存活下来已经成为一项重要课题。“大有大的门路,小有小的活法。”业内人士认为,小公司并不会完全被淘汰,一是在政策还没有变化之前,趁期货牌照还值钱赶紧找个买家;二是主动拥抱互联网时代,实施低价策略;三是在细分领域做深做透。
北方一家期货公司的副总李先生向中国证券报记者抱怨:“做出特色、深化服务是老生常谈的中小期货公司应对竞争的策略,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没有高薪聘请足够专业的人才,怎么跟别人竞争?服务能好到哪里去?客户最终要看收益情况,帮助他们赚钱才是硬道理,如果没有这方面能力,就只能是低价竞争。期货行业盘子太小,而公司数量太多,这样下去迟早得淘汰掉一批。”
“现在赚钱越来越难,为了维护客户关系,只要客户一个电话,公司副总经理都得亲自出马,上门提供咨询服务,而且还不是收费项目。”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由于刚刚从客户那里回来不久,李先生面露倦容。对于公司的未来,他并不是很看好,他苦笑说:“如果说还有可能出现什么转机的话,就是把公司卖了
- 新三板本月起纳入证券期货业统计指标标准(2014-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