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黄——规模银行须转为价值银行
摘 要:2014年,是第三方支付最受关注的一年。年初,腾讯“定投宝”、阿里巴巴余额宝宣传的年化收益率回报甚至高于银行理财产品,这让身处春天里的银行业感受到了深深的“寒意”。
2014年,是第三方支付最受关注的一年。年初,腾讯“定投宝”、阿里巴巴余额宝宣传的年化收益率回报甚至高于银行理财产品,这让身处春天里的银行业感受到了深深的“寒意”。
不过,有“危”就有“机”。在中信银行行长朱小黄看来,第三方支付的兴起,将倒逼银行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移动支付领域上。一方面,随着投资者对资金、理财的需求越来越旺盛,银行传统的金融模式已不能让其满足;另一方面,银行业发展不够均衡,在移动金融方面存在着功能缺陷的“软肋”也暴露出来。
“移动金融是历史发展的必经之路,银行必须要从对传统金融业务的依赖中挣脱出来。”朱小黄说。第三方支付快速兴起,网络技术是强项,但专业金融研发、营销是他们的弱项。而移动金融是网络技术与金融的融合,不论是第三方支付系统,还是银行业,都不可能像以前一样垄断移动金融市场。因此,银行业应当借助互联网,加大移动金融软件研发力度,将移动技术与金融业务相融合,才能在未来的移动金融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利率市场化倒逼银行不重规模重价值
2014年,银行业还将面临着利率市场化步伐加快的问题。朱小黄认为这或许是一件好事。他告诉记者,在过去的十年时间里,银行业一直注重存款、贷款规模的发展,中间业务发展缓慢,存贷款利息成为银行业的主要收入来源,占总收入来源的八成以上。然而,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市场需求发生变化,推动银行存贷规模的动力减退,银行的外部融资、投资渠道环境不佳,银行需要从规模银行转变为价值银行才能获得新突破。随着央行推进利率市场化的步伐加快,银行不能再盲目求规模,而应注重自己的内在品质,逐步适应市场的多样化需求、提高抗风险能力。“价值银行就是指银行从依赖存贷规模获得收入转变为追求产品质量、调节利益收入结构,这需要银行从单纯注重市场规模扩大转到注重内在修炼上来。”朱小黄说。
攻占盈利新高地需差异化发展
目前,传统的存贷业务发展空间很有限,银行业对这一领域的竞争也异常激烈,成本不断增加。银行想要获得更多市场发展空间,还需要差异化发展。
银行的新盈利模式就是摸准大环境脉搏,随着经济发展重点的转移而不断调整经营模式。“新盈利模式就是不要将眼光一味盯在大企业、大项目上,而是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对零售业务、消费金融、服务业发展等领域上来。”朱小黄说,银行业需要从转变客户资源、渠道资源、数据资源和智力资源的调整上下手,根据经营方向的转变不断调整。同时,银行业需要实现综合化经营,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协同联动、流程衔接,实现从原本单一功能向综合金融服务集团的转变,不断提升战略协同能力。
- 朱小黄:存款不再是银行唯一重要的经济资源(2014-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