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传畸形草莓含膨大剂 专家称未必
摘 要:眼下正是品尝草莓的旺季,一则“如何辨别打激素草莓”的帖子出现在微信、微博上,称个大畸形、空心、果柄处发白的草莓,是过量使用了膨大剂这类激素催生而成的,提醒消费者“长点心”。

左侧草莓较右侧草莓略显形状不规则、果面凹凸不平。

左侧草莓底部显现白色,右侧草莓则通体泛红。

左边4块草莓出现空腔,右边4块果肉饱满。网络截图 草莓畸形空心 未必激素催生
网传“问题草莓”系过量使用膨大剂所致;专家表示仅凭外形推断无科学依据
眼下正是品尝草莓的旺季,一则“如何辨别打激素草莓”的帖子出现在微信、微博上,称个大畸形、空心、果柄处发白的草莓,是过量使用了膨大剂这类激素催生而成的,提醒消费者“长点心”。
新京报记者走访多家水果市场、采摘园时发现,网传的不规则草莓时常能见到。
多位专家表示,仅凭借外形推断是否打激素,没有科学依据。
过量膨大剂使草莓个大不规则?
畸形草莓与授粉和温度有关
网传:通过“激素草莓”和“正常草莓”图片直观对比,正常的草莓是呈圆锥形或长圆锥形,而那些形状不规则、特别大、果面凹凸不平的就是过量用了膨大剂的草莓。
验证: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林业果树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王丽娜分析称,草莓形状不均、畸形,并不一定是使用过量激素导致,而是跟授粉不均、温度过低、生长条件有很大关系。个头大的草莓跟其品种有关,有些草莓品种天生大个儿,比如从日本引进的品种,个头都不小。另外,施肥、温度、湿度等也影响草莓大小。
“用过膨大剂的草莓,的确有可能导致奇形怪状,但不能反推畸形草莓就一定打过膨大剂。”中国农业大学[微博]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表示,一些种植户使用膨大剂,也是为迎合消费者喜好,让人觉得个大就好吃好看。但实际上,打了膨大剂后的草莓含水分多,味道淡,果皮变薄,不容易储存,特别容易烂,果农使用膨大剂其实是得不偿失。
果柄周围发白系激素催生?
棚产草莓光照弱发色过程慢
网传:过量使用激素的草莓靠近把儿的地方是白色的,这样的草莓光泽度差,果柄处颜色发青发白,属于催大的果实。
验证: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博士飞雪明确表示,草莓“白屁股”和使用激素没有必然关系,是和采摘时间有关。草莓的发色过程通常是从尖端向后面的果柄逐渐进行,易受到光照的一侧更先变红,越靠近果柄基部着色越慢。在现实生产中,尤其是早春大棚内生产的草莓,由于受光照较弱等影响,发色过程偏慢,加上品种原因,使得果实基部发色更为推迟。但如果等候时间过长,到整个草莓都变红时,草莓顶端已过熟而容易损伤,因此一般果农不等草莓完全变红就开始采摘,这就造成了很多草莓果柄处发白。
“激素草莓”空腔大果肉发白?
有些品种天生易出现空心
网传:很多人吃草莓时会发现,草莓内部有时是空心的。使用激素催大的草莓空腔现象比较多,空腔大,果肉颜色发白。
验证: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林业果树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王丽娜介绍,草莓空心的原因有很多种,无法由此直接判断一定用了激素。有的是跟品种有关,一些品种果肉密度小,天生就易出现空心。另外,草莓生长时的土壤、湿度、温度在技术管理上跟不上,也易出现空心。因此,简单看草莓是否空心,来辨别是否为“激素草莓”,并不合适。
■ 支招
闻香可辨“问题草莓”
王丽娜说,使用了过量激素的草莓,从颜色、果形、大小上都不好做出判断,一般都需要靠专业仪器来进行复杂的检测,才能确认是否打了激素。不过,还是可以通过一些小方法来辨别。比如在购买草莓时,可以先闻一闻草莓的味道,新鲜的好的草莓具备特有的香味,而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