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版“货币市场存款账户”问世 宝宝真正对手降临
摘 要:“颤抖吧,银行们!”近日,有业内人士发出如此惊呼,起因是中信银行首推可在ATM取现的货币基金产品“薪金宝”。有业内人士分析称,这款产品可能对传统银行的存款业务带来极大冲击,同时,也突破了其他互联网“宝宝”们的申赎局限,这意味着中国版的货币市场存款账户诞生,“宝宝”们的真正对手可能出现。
“颤抖吧,银行们!”近日,有业内人士发出如此惊呼,起因是中信银行首推可在ATM取现的货币基金产品“薪金宝”。有业内人士分析称,这款产品可能对传统银行的存款业务带来极大冲击,同时,也突破了其他互联网“宝宝”们的申赎局限,这意味着中国版的货币市场存款账户诞生,“宝宝”们的真正对手可能出现。
前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经济学家、长江商学院教授周春生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该账户和国外货币市场存款账户类似,既具备了活期储蓄流动性功能,同时又具备货币市场收益。
“理财全自动”货基应对竞争
此前,银行跟进余额宝等互联网基金推出的类似产品大多集中在线上,没有支付取现功能,在操作过程中需要购买、赎回等流程。
与这类银行系“宝宝”相比,“薪金宝”在货币基金的申购与赎回模式上有所突破,采取“理财全自动”的模式。客户在申办中信银行卡后,可设定一个最低金额,超出部分将自动转为货币基金,同时在客户需要使用资金时,也无需再发出赎回指令,可通过ATM直接取现,并可直接刷卡消费。
周春生表示,该产品和国外货币市场存款账户类似,兼具活期储蓄流动性功能和货币市场收益。需要关注的是中信银行对这一账户是否有其他限制。美国就对其一个月的交易次数、转账等做出限制。
目前,中国的部分银行储蓄已被“宝宝”分流,肯定会采取措施。资料显示,货币市场存款账户是西方商业银行为竞争存款而开办的一种业务。开立这种账户,可支付较高利率,并可以浮动,还可使用支票。这一账户的存款者可定期收到一份结算单,记载所得利息、存款余额、提款或转账支付的数额等。
某接近中信银行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坦言,这款产品确实是中信银行在激烈竞争背景下推出的产品,但是银行也不会做赔本买卖,该产品肯定会有一定的门槛。
在互联网金融发展迅猛的大背景下,“宝宝”们吞噬银行存款的规模不容小觑。以余额宝为例,其一季报显示,截至一季度末,余额宝规模达到5413亿元。
某证券公司银行业分析师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在互联网机构竞争的压力下,银行都在提供增量的服务应对竞争,中信银行开设这类账户就是一种正面回应,也在证明银行能够提供更好的服务。
某股份银行电子银行部人士表示,这类账户在中国还是首次出现,但并非没有类似模式,例如民生银行直销银行如意宝,其基本功能之一是可以绑定信用卡还款,不需要赎回,不过只面对信用卡客户。
银行或不会大规模效仿
靠传统息差赚取收益一直是银行重要的利润来源,如果活期存款自动转换为货币基金并获取较高收益,银行能维持多久,未来又能否成为银行业的主要趋势呢?
“中信创新做得比较超前,它这个模式就是把赎回、提现变成一步了,优化了客户体验,但是中型股份制银行可以做,大型银行很难做。银行应该也不会大规模推这种产品,因为成本提高太多了,尤其大行,之前是0.35%成本的活期存款,如果都变成5%的货币基金,银行基本没法活,根本上银行是很抵触这类产品的。”某商业银行人士向记者坦言。
上述股份制银行电子银行部人士也表示,中信银行推出的这类模式未必会成为银行未来的主要模式,如果都把存款变成基金了,银行的风险也很大。这个产品产生是短期应对,对客户确实非常好,但是银行不宜贸然使用。
周春生认为,“薪金宝”实际是为了应对目前市场金融竞争,但确实对利率市场化有推
- 货币基金首季逆袭 规模盈利均打头成最赚钱单品(2014-04-23)
- 宝类产品收益率跌破5% 货基平均收益仅为4%(2014-04-18)
- 央行货币政策松动 降准可能性仍存(2014-04-11)
- ThinkForex:上周商品货币走强本周非农来袭(2014-03-31)
- 速汇货币:美消费支出略增长 尚未出现通胀(2014-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