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罐凉茶包装属王老吉专有 加多宝心虚已提前换装
摘 要:2015年6月16日,“红罐案”二审在最高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将公众的视线再次聚焦红罐。继一审胜诉后,此次王老吉又提交了新证据,为红罐的最终胜诉加码。
惯。就加多宝公司在上诉状中给出的知名商品的定义而言,不是以消费者的角度给出的定义,完全是学者、律师绞尽脑汁给出的定义,该定义不符合营销人员给出的定义。关于知名商品,广药集团给出的定义就是王老吉凉茶。
王老吉作为凉茶品牌始祖,拥有187年历史,被消费者所熟知,在消费者的印象中,提及凉茶首先想到的是王老吉。某种意义上,王老吉已经成为凉茶的代名词。
除了知名商品的认定外,本案的争议焦点还包括加多宝公司和广药集团在本案中请求予以保护的特有包装装潢的具体内容和载体是什么;加多宝公司和广药集团主张本案知名商品特有包装装潢权益归属的事实和法律依据;如果一方当事人实施了不正当竞争行为,应当如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等。
此外,王老吉方还列举了《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四项立法依据:保护经营者的竞争优势;激励诚信经营者,鼓励公平竞争;避免混淆、保护消费者利益;规范竞争行为、维护良好市场竞争秩序。加多宝使用红罐,恰恰造成了消费者对红罐凉茶王老吉认知的混淆,据此,加多宝应该停止造成混淆的侵权行为。 经销加多宝侵权红罐产品面临巨大风险
虽然二审没有当庭宣判,但针对一审宣判结果史玉生指出:“如果加多宝继续用红罐包装,可能会产生将来的损失赔偿时间扩大的问题,要承担这一风险。”目前,王老吉已经将损失赔偿时间明确提交法院,从加多宝2011年12月开始使用一面“加多宝”一面“王老吉”的双面罐至本案终结。据此,经销商经营、销售红罐加多宝产品的风险也进一步增大。
事实上,早在红罐案一审期间,加多宝就开始采取低价甩卖红罐产品的策略,并向经销商频频压货,将销售涉嫌侵权产品的风险和责任全部转嫁给了经销商。一旦二审维持原判,宣判加多宝不能使用红罐,经销商们就要面临销售红罐加多宝违法的事实,届时将有大批红罐加多宝压在手中无法消化,加多宝经销商将成为这场红罐战的最大牺牲者。
面对市场风险,加多宝一边提起上诉,一边在二审之前已经开始大规模换装。业内人士多半认为,加多宝心虚换装,是在为红罐案败诉铺路,但新包装会面临消费者接受度的考验,甚至加多宝还需面对转换整个营销体系的巨大挑战,经销商将陷入“红罐不能卖,新罐不好卖”的尴尬境地。
据了解,在红罐案一审判决后,很多加多宝经销商进货意愿下降,甚至出现大面积退货的情况。“如果继续卖红罐加多宝,我担心日后的法律风险,而新罐凉茶确实不好卖,消费者不太买账”,一位经销商表示。
财经评论家郭凡礼指出,加多宝推新包装后,不仅失去培养已久的消费群体,更面临更新包装、新包装营销带来的时间和资金成本。
“加多宝推出新罐,最致命的是失去了代表传统凉茶、代表节庆市场的红色,所以如何继续保住市场才是加多宝最大的挑战。”中国食品商务研究院研究员朱丹蓬表示。 红罐才是市场主流 凉茶二元格局或被彻底颠覆
“长期以来,‘红罐+怕上火’已经成为凉茶品类在消费者心智中最大的认知,换句话说,谁红罐,谁正宗。加多宝金罐显然与消费者心智中既有的认知相冲突,而消费者心智既有的认知是很难改变的。”定位理论发明者里斯在中国的合伙人张云表示。
红色对于中国人而言,有着非凡的意义,除了代表传统的吉祥、喜庆外,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还被王老吉赋予了青春、活力、正能量等含义,“红罐”成为王老吉最核心、最直观的品牌资产。红罐王老吉不仅是一罐送健康的凉茶饮料,更传递了一
- “拍案三论”红罐案王老吉获法律力挺(2014-12-23)
- 加多宝与王老吉的凉茶营销之战,谁将是最后赢家?(2015-06-03)
- 王老吉就东莞投毒案发表声明:投毒者与公司无关(2015-06-01)
- 王老吉投毒(2015-06-01)
- 王老吉“玩火”品牌授权:面临品牌价值透支风险(2015-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