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妇产医院等强卖待产包 院方收回扣拿差价
摘 要:近日,新京报记者调查北京10家设有产科的医院,其中9家医院均明确表示,产妇必须购买由医院提供的“待产包”,拒绝产妇自带新生儿衣物进产房。“为保证产房的无菌环境”是多家医院强推待产包的原因。
销售会扣除一部分钱,大概七八折。”该人士说,假如在医院卖待产包,中间利润大概在销售价的10%左右。
记者探访的一家医院小卖部营业员也称,护士一般会建议产妇家属到小卖部买待产包,从中拿提成。
多家医院则否认医护人员从中抽取提成的说法。“医护人员不能跟生产商直接接触。”北京妇产医院宣传科工作人员称,待产包由医院服务部采购和定价,但具体如何定价、厂家是否给医院服务部虚开价格,并不清楚。
律师杜福海表示,医院出售产品,再由外包或三产公司开具发票,属于关联交易,规避国家关于医疗改革的政策。此外有待产包生产公司负责人怀疑,由医药公司开发票,如果待产包出现问题,将很难追究医院责任。
“神秘”的生产厂家
厂址留守人员否认生产待产包,登门“进货”被拒;医院多科室、部门均称不知进货渠道
那么,生产待产包的厂家又是什么情况,产品能否令人放心?
记者从协和医院购买价格350元的“百洁卫士”牌待产包,生产厂家为双利华茂工贸有限公司(简称双利华茂),该厂家的待产包同时也在北大人民医院销售,通过经销商华润医药公司进货。
在待产包的包装上,双利华茂地址位于大兴区西红门镇,通过北京市食药监局查询,该企业还注册有西城区、大兴区其他地址,不同地址生产经营的产品也不一样。而该公司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状态是注销。
杜福海认为,如果医疗器械许可证过期,但批号印在同企业非医疗器械的产品包装上,属于虚假宣传。
昨天下午,记者找到西红门镇同华北大街东二条的双利华茂厂址,大院两扇红色铁门紧紧关闭,敲门无人应答。记者透过门缝向内望,院内一名中年女士正在扫地,据她称,此地并非工厂,只有住户。
约10分钟后,一辆银色面包车驶入胡同,在院门前停下,面包车前放着医院配送的牌子。“刚有记者来,你看走了吗”,门内女子对司机说,在确定周围无人后,她才将门打开,面包车驶入院子。
记者走入院内看到,一栋二层小楼靠近大门处的墙上挂着“北京双利华茂工贸有限公司”的牌子,楼上一间房内空无一人,但桌子上堆满简易便盆。
“我们不是这个公司的,没人生产小孩用品,就是挂了个牌子”,记者再次向中年妇女求证,对方边“解释”边搬运着面包车的纸箱,并称箱内装的是其他地方生产的简易便盆。
但附近的多位居民表示,这个院内平时生产婴儿衣物,面包车每天进出多次运送货品。
而在楼内一间办公室里,一张订单被吸铁石固定在靠近门的白板上,上面列举了北大医院、协和医院等12家医疗机构的名字,订单上的产品包括婴儿套装、多头腹带等。
除双利华茂外,另一家待产包公司同样“神秘”。
同仁医院提供的“鑫馨”牌待产包,生产商为北京舒尔雅妇婴卫生用品有限公司,包装及对外宣传的生产地址是北京市朝阳区金盏乡长店村村西。
4月8日,记者前往该公址但并未找到这家公司。拨打电话后,该公司工作人员表示,公司拒绝外人到厂里看样品,告知哪家医院后,业务员会送样品过去。
“价钱由医药公司来制定,我们把需求提供给医药公司,他们再通过自己的渠道进货。”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产科护士长赵女士说,作为使用科室,自己并不清楚价钱和产品的进货渠道。该医院宣传科工作人员称,医疗用品、器械引进一般会通过供应科。但随后供应科工作人员否认引进过待产包,也没有听说过华润医药公司。
记者联系到华润医药公司代表曹娜,对方称引进
- 霸道宝马4S店强卖保险 专家:捆绑销售已成侵权(2014-01-10)
- 肯德基同款同城最高差价33元 各餐厅差别定价(2014-04-22)
- 人民日报谈楼盘降价售楼处被砸:补差价没道理(2014-04-04)
- 1分钱意外险扎堆卖被指造噱头 线上线下差价4000倍(2013-12-18)
- 星巴克被指在华牟暴利 同款咖啡国内外价差三成(2013-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