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额回报做诱饵 超四成非法集资受害者为老人
摘 要:“邦家租赁”集资诈骗近百亿元的案子正在广州中院审理,该案受害人达23万人次之多。此类以高额回报为诱饵的经济犯罪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昨日,广州市中院发布“涉众型经济犯罪审判工作报告”白皮书。白皮书显示,2013年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的被告人人数、被害人人数和涉案金额分别比2009年增长147.13%、
一个规范民间融资活动的秩序框架,将其纳入法制化轨道,给民间资本更多的投资渠道,营造可以监管的投资环境。在积极发展新兴行业、使得投资者通过市场运作进行投资获取收益的同时,明确各部门监管职责权限,规范化管理新兴投资行业。
相关案例:女子买丰胸产品 掉入频繁购物陷阱
2012年4月初,被害人小美在电视上看到一个丰胸广告,通过电话联系购买了六盒波速挺活乳能量素九红美乳霜。当她致电咨询产品如何用时,一位“谢主任”却说她有乳腺增生,叫她别用这套产品,而是介绍了另一种产品。小美使用后胸部疼,“谢主任”打电话问小美乳头有没有黑色分泌物排出,小美说没有,“谢主任”非常着急,说“这种情况可能是细胞把毒素吸收了”,叫她去找“杨总监”咨询。
后来,“杨总监”与小美联系,他告诉小美他们拿了小美的胸部照片在香港做模拟实验,问题很严重,需要再用四种美国的产品,并让小美先汇钱到一个叫“刘慧”的账户。
隔了几天,“杨总监”又打电话说小美胸部的毒素细胞又开始繁殖了,需要用其他产品来清除毒素。当时,小美犹豫没有购买,之后“杨总监”便每天给她打十多遍电话,吓唬她说病情很严重,必须得用他推荐的产品。如此三番五次,小美在“杨总监”的忽悠下,购买了很多产品。当小美不再汇钱买产品时,“杨总监”便说,他要出国休假,再也不管小美的问题了。从此,小美就再也联系不上“杨总监”等人。直到警察和小美联系,她才知道自己被骗了。
原来,从2010年4月起,一对名叫张毅和段文的夫妇先后注册成立广州伊家网络科技等七家公司,以公司名义虚假宣传、非法诊疗等手段销售食品、化妆品。案发后,100名被害人向警方报案,所涉金额共计1213万元。法院以非法经营罪判处被告人段文、张毅有期徒刑10年和7年。
图解
涉众型经济犯罪
涉众型经济犯罪:指涉及众多受害人,特别是涉及众多不特定受害人的经济犯罪,主要包括集资诈骗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组织、领导传销犯罪活动罪,以及合同诈骗罪、票据诈骗罪、非法经营罪和诈骗罪等。
作案方式
非法集资
11%
以投资相关项目为名,并以高额回报为诱饵,吸收或骗取被害人的投资款、借款。
房地产开发
矿产开发
加盟经销或者合作经营保健品
合作投资建设校园直饮水工程
投资绿化工程
绿色餐饮全国连锁计划
生态旅游等项目
投资理财
12%
黄金 期货 外汇 证券
谎称能为受害人提供理财产品的交易平台或投资咨询服务,收取或骗取被害人的服务费、投资款。
加工贸易
10%
被告人通过与被害人签订供货协议或加工服务协议,再以签发空头支票等形式赢得被害人的信任,进而骗取货款、保证金等财产。
组织传销
15%
被告人通常以推销商品、提供服务等为名,要求参加者以缴纳费用或者购买商品、服务等方式获得加入资格,并按照一定顺序组成层级,直接或者间接以发展人员的数量作为计酬或者返利依据,引诱、胁迫参加者继续发展他人参加,骗取被害人的财物。
被害人数超过百人的案件达30件,占案件总数的16.57%;
涉案金额超过1000万元的案件达35件,占总案件数的19.34%;
其中涉案金额超过亿元的案件达5件,占案件总数的2.76%。
一般诈骗
52%
一般诈骗案是指常见合同诈骗案和诈骗案,该类犯罪作案手法多样,涉及的行业和领域也较为广泛。常见的有:
虚构身份,以帮助他人办理入户、入学、入党、
- 建行济宁金乡行积极开展打击非法集资宣传活动(2014-04-28)
- 浦发银行支行副行长非法集资63.9亿获刑7年(2014-04-23)
- P2P成非法集资重灾区 从业者称大多数平台踩红线(2014-04-23)
- 专家谈非法集资:千万别信没风险的高回报(2014-04-22)
- P2P监管细则启动 三种情况涉非法集资(2014-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