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额回报做诱饵 超四成非法集资受害者为老人
摘 要:“邦家租赁”集资诈骗近百亿元的案子正在广州中院审理,该案受害人达23万人次之多。此类以高额回报为诱饵的经济犯罪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昨日,广州市中院发布“涉众型经济犯罪审判工作报告”白皮书。白皮书显示,2013年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的被告人人数、被害人人数和涉案金额分别比2009年增长147.13%、

(图片来源:资料图)

广州中院审理的涉众型经济犯罪涉案金额5年间增763.81%
“邦家租赁”集资诈骗近百亿元的案子正在广州中院审理,该案受害人达23万人次之多。此类以高额回报为诱饵的经济犯罪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昨日,广州市中院发布“涉众型经济犯罪审判工作报告”白皮书。白皮书显示,2013年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的被告人人数、被害人人数和涉案金额分别比2009年增长147.13%、105.75%、763.81%。
广州中院五年审涉众型经济犯罪26亿元 以诈骗类为主
2009年至2013年间,广州中院审结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181件,涉及被害人26640人,涉案总金额达263723万元人民币,处理被告人(单位)625人(个),对621名自然人被告人判处了刑罚,其中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306人。
从案件数量看,以诈骗类犯罪为主,居前三位的分别为:合同诈骗罪64件、诈骗罪35件、集资诈骗罪34件;从涉案金额看,以非法集资犯罪为主,集资诈骗罪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居前两位,分别为110749万元、84908万元。
从参与作案的被告人人数、涉案被害人人数、涉案金额三个要素来看,五年间案件规模总体呈上升趋势,2013年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的被告人人数、被害人人数和涉案金额分别比2009年增长147.13%、105.75%、763.81%。
受害群体:多为老年人 占非法集资案的42.31%
不少涉众型经济犯罪,尤其是非法集资类犯罪,专门以老年人为作案对象。被告人针对老年人生活相对空虚、孤独,缺乏关爱,辨识能力较弱等特点,大打温情牌,通过对老年人嘘寒问暖,骗取老年人的信任,进而骗取老年人的资金。
一般作案手法是,在街头向老年人免费发放报纸、宣传单或小奖品等,让老年人留下联系方式,然后派工作人员打电话与老年人联系,以免费组织旅游、参加茶话会等为借口,引诱老年人参加被告人公司组织的投资介绍会,进而对老年人进行授课洗脑,诱骗老年人进行投资,其间经常组织老年人开展旅游、聚餐、庆典等活动,对老年人进行笼络,诱骗其继续进行投资,让老年人一个个掉进精心设计的“温馨陷阱”。
为防不法行为败露,不少案件中的被告人明确告知老年人不要将投资的事情告知家里的子女,导致一些老年被害人在骗局里越陷越深。
在非法集资案中,以老年人为主要作案对象的案件有22件,占非法集资案的42.31%。如谢建华集资诈骗案中,被告人以投资吉林大地公司环保砖生产项目为名,诈骗1214名中老年人集资款8534万元;李传柱等集资诈骗案中,被告人以园林公墓、老年公寓、隔墙板生产等项目为名,骗取622名老年人的投资款4567万元。
法院建议:规范民间金融 让灰色民间信贷阳光规范合法
涉众型经济犯罪的成因较为复杂,既有社会经济环境方面的原因,也有行政监管方面的原因,还与被告人、被害人的法律意识、风险意识等心理因素有关。法院认为,对此类案件要标本兼治。
为此,法院建议要拓宽投资渠道,吸纳民众闲置资金。目前,受限于国内金融渠道体系不完善、楼市限购、存款利率较低等各种因素影响,民间资本投资渠道变得越来越窄,增值、保值的压力也比较大。这就给鼓吹高额回报的涉众型经济犯罪提供了可乘之机。
因此,在合适的条件下,应当逐步放宽金融管制,规范民间金融,多疏少堵、因势利导,引导灰色的民间信贷阳光化、规范化、机构化、合法化。除了金融机构要针对不同的人群需求以及不同的资金量定制适宜的理财产品外,国家还要加快民间金融的立法,制定我国民间融资相关法律,明确民间金融的合法地位,建立
- 建行济宁金乡行积极开展打击非法集资宣传活动(2014-04-28)
- 浦发银行支行副行长非法集资63.9亿获刑7年(2014-04-23)
- P2P成非法集资重灾区 从业者称大多数平台踩红线(2014-04-23)
- 专家谈非法集资:千万别信没风险的高回报(2014-04-22)
- P2P监管细则启动 三种情况涉非法集资(2014-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