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挥别6时代 互联网理财收益回归
摘 要:50余只对接货币基金的互联网理财基金产品收益率近期纷纷下滑,截至记者发稿时,相比于近期银行理财产品的高歌猛进,目前已没有基金产品7日年化收益率还在6%以上。而业内人士指出,尽管当下仍是投资者余额理财的不错选择,但未来“宝宝们”的收益率将进一步回落。
影响与一般企业和个人的存款并无不同,因此他提出“余额宝等货币市场基金投资的银行存款应受存款准备金管理”。盛松成强调,这一建议并不是指对货币市场基金本身征收准备金,而是指对基金存入银行的存款征收准备金,缴纳的主体是吸收基金存款的银行。
盛松成表示,如果银行吸收的货币市场基金协议存款受存款准备金管理,银行这部分资金成本将明显增加,并将直接导致余额宝收益的下降。据测算,假定余额宝-增利宝基金投资银行协议存款的款项缴存20%的准备金,按照6%的该基金协议存款利率和我国统一的1.62%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计算,余额宝一年收益率将下降约1个百分点。
余额理财升级“3.0”
虽然“宝宝们”收益率下滑,但这并不妨碍基金公司寻求与各个平台的更多创新合作。
在互联网“战国时代”,只有业绩稳定优异、契合投资者需求的优秀“宝宝”产品,才能真正赢得投资者关注。
一位兴业全球基金人士表示,一款好的互联网理财产品至少应该满足四方面特征:业绩表现持续稳定、操作便捷性较高、资金安全性有保障、客户体验感更好。在竞争日趋白热化的互联网理财市场,只有这样的产品才更受投资者青睐。
而除了业绩表现,流动性已经成为投资者选择互联网理财产品的重要参考。中信银行(4.51, -0.03, -0.66%)和信诚基金最新推出的“薪金宝”货币基金又在便捷性上尝试更进一步,其实现自动申赎、打通线上线下支付,成为首款可在A T M机上直接取现并可直接线下刷卡消费的货币基金。
有基金分析师表示,信诚“薪金宝”的推出,不仅是“宝宝”产品中继余额宝之后的又一次重大创新,也是银行业针对互联网金融产品的一次强力反击。如果银行业愿意推广这项业务,并适度让利保障银行主导的第三代“宝宝”收益率水平,那很有可能重构“宝宝”军团的结构,令此前从银行业大量流向互联网金融“宝宝”的存款转而流向银行主导的第三代“宝宝”之中,曲线实现客户与存款的回流。
与运营商的合作也是多家基金公司正在尝试的方向之一。近日通信运营商中国电信[微博]宣布,推出一款名为“添益宝”的理财产品,该产品是中国电信翼支付联合民生银行(7.65, -0.02, -0.26%)推出的理财产品,由中国民生银行发起购买汇添富货币基金,其年化收益率可达5%-7%。该产品主要通过民生银行直销银行“如意宝”产生收益,其将支付账户和理财账户进行整合,面向所有用户开放。同时,用户通过“添益宝”理财收入可以抵消通讯费,还可再获赠4G B流量,有效期为3个月。据中国电信翼支付方面介绍,添益宝发挥了传统运营商的特色,一方面可替用户赢得收益,另一方面理财收入可直接用于支付通讯费。
- “宝宝军团”光环渐褪 草根理财回归理性(2014-05-09)
- 宝宝军团收益率一降再降 银行理财不跌反升(2014-05-07)
- 互联网宝宝收益大降破五望四 存准大棒又将临头(2014-05-06)
- 宝宝军团边打边撤:银行理财趁机反扑(2014-05-05)
- 宝宝收益率大降理财通破5 部分投资者转投银行理财(2014-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