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互联网私人订制农场落地:农地流转牵手电商
摘 要:农村土地市场化运作再添新样本。日前,由浙江省供销社直属企业浙江兴合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联合阿里巴巴集团聚划算平台、绩溪县庙山果蔬专业合作社等单位在安徽省绩溪县实施了一个名为“聚土地”的项目,将土地流转与电子商务结合起来。
。
对此,华东地区一金融监管部门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后将鼓励金融机构介入,因为互联网订制私人农场项目将农业和旅游等业态相结合,金融机构可考虑通过景区经营权质押等方式予以资金支持。
另外,上述金融监管部门表示,农业部门将做好土地流转登记工作,及时发布该项目已流转的面积、实际租种面积等信息。各监管部门及时关注项目销售情况,避免出现网点“销售”面积大于企业实际已流转面积,造成资金“虚化”“异化”等问题。
据了解,农产品保鲜问题成为项目实施中最突出的难题。董建成说,根据约定,4月底前要发出一批青菜。青菜已种植出来,但经试验后发现,很难邮寄到用户手里。如采用真空包装仅保鲜10个小时左右,加氮气包装也就保鲜20个小时。而从采摘到打包、邮寄到用户手里远超过时限,无奈之下,只能跟用户如实解释,改发其他品种农产品。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表示,农产品电商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流通环节,如果没有强大的冷链物流实力支撑,经营风险会相当大,农产品电商的竞争力可能还比不上农产品批发市场。而好的冷链物流体系又需要相当大的投入,没有一定规模的电商是建立不起来的。另外,由于这种经营模式涉及多个主体,利益分配机制的把握,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都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有待在实践探索中逐步破解。(经济参考报)
相关新闻
- 首个互联网私人订制农场落地:农地流转牵手电商(2014-05-12)
- 互联网大佬:装APP最好别绑信用卡身份证(2014-05-11)
- 宝宝挥别6时代 互联网理财收益回归(2014-05-09)
- 互联网金融夹击 银行理财产品规模增速或放缓(2014-05-06)
- 互联网理财收益破5将成趋势 银行理财逆袭成风(2014-05-06)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