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网站“新闻敲诈”可开正规发票发放证件
摘 要:一封举报信牵出假网站“地方频道”14起“新闻敲诈”,受害人竟无一人报案。4个多月前,山西省忻州警方破获了寇某涉嫌敲诈系列案。
一封举报信牵出假网站“地方频道”14起“新闻敲诈”,受害人竟无一人报案。4个多月前,山西省忻州警方破获了寇某涉嫌敲诈系列案。
假网站承包人员为何能屡屡得手?受害者为何无人敢声张?《法制日报》记者近日赶往忻州市,就此案具体情况调查走访了相关办案单位。
皮包公司四处敲诈被举报
“2011年以来,寇某承包‘西部廉政监督网——山西频道’,打着‘记者’幌子,在忻州地区整天钻寻单位、部门不良行为,以发稿为由,以廉政监督为帽子,勒索钱物。”忻州市文化市场行政综合执法大队收到这样一封匿名举报信,信中列举了几起相关案件线索。
“不知实情者,一听说‘廉政监督’,误以为是纪检部门官方网站、上级部门新闻记者,闻此色变,扰民扰众。”举报人在信中说。
忻州市文化市场行政综合执法大队三中队负责人是最先接到举报信的。为核实举报信内容,三中队负责人四处打听,得知寇某的办公地点位于忻州市一家宾馆内。
来到寇某办公的宾馆,三中队负责人发现,门口没有网站名称及其他能够辨别的标牌标志。“办公室”仅置办了办公桌、电脑、沙发。
后来,寇某更加难觅踪影,他在忻州市某普通居民小区租了一套房子,既作为住处又做办公室,只在有需要的时候通过电话和外界联系。三中队负责人总结寇某的活动规律——“印个名片,留个电话,拿上假记者证,花上几千元买个暗访设备,录下视频,不给钱就发到网上,给钱就不发”。
在进行初查后,忻州市文化市场行政综合执法大队将此案移交给忻州市公安局网警支队。
强迫宣传订书名目花样多
网警支队迅速对相关线索展开调查。“举报信提及的内容,除两起案件无法确定是否存在外,其他均查证属实。”办案民警告诉记者,最终查实寇某涉嫌敲诈案件共14起,涉案金额9万余元。
警方在调查中发现,寇某从某陕西人手中代理“西部廉政监督网——山西频道”后,多次通过收取现金、转账敛财,实施新闻敲诈。寇某名下设有一家“文化传播公司”,为其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通过核对大量单位账目往来票据,警方发现,寇某为被其敲诈的相关单位、企业下账,通过自己名下的公司开具正规发票、收据,项目主要为购书款、宣传费。
警方介绍了系列案中的两起典型案件。
寇某曾找到某畜牧局局长,声称自己是记者,强行放下图书1套,以“畜牧局日常工作中难免会有被曝光的地方,即使要几个钱也得给,何况还有(寇某放下的)书”的言语相要挟,强索现金1950元。
一套图书价值多少?办案民警告诉记者,在另一起案件中,寇某放下同样图书3套,标价一共仅为594元。由此可以推算,每套图书标价仅为198元。“这套图书每本都很薄,实际卖价比标价还要低”。
寇某另一种索款名目是宣传费。寇某曾以曝光“某公司缺乏监管,员工在值班期间乘车回老家发生车祸身亡”一事相要挟,索要1.5万元。该公司需要印制一些宣传材料,寇某的公司便两次承接此项业务,并开具印制宣传材料费发票。
据办案民警透露,寇某发布的某些照片在其他类似网站上没有发现,从而可以判断是他的“独家新闻”。寇某文化程度不高,通过暗拍、找人代笔、转载等方式“采写”负面材料。警方侦查时还发现,为省去向“西部廉政监督网”缴纳相关费用,寇某已向制作网站的公司缴纳订金,模仿“西部廉政监督网”打造了自己的假网站平台,并打算对外承包网站频道、招募工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