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济南日报 济南时报 都市女报 当代健康报 人口导报
外文版
繁體中文

新一轮银行上市潮酿A股造富运动 近6成员工持股

http://www.e23.cn2014-07-11中国经济网

    摘  要:让所有员工都持有股票,让最基层的职员也成为公司股东,在IPO过程中分享到企业成长的成果——这一梦想在最新一轮银行上市潮中得以实现。

  员工持股“双刃剑”

  这11家拟上市银行所在地区不同,面对客户各不相同,但他们有一个明显的共同点:在过去三年中均保持了较快的盈利增速,而这种增长速度甚至连国有大行都无法比拟,更超越了很多尚在IPO排队期间业绩就已经出现明显波动的拟上市公司。

  以上海银行为例,申报稿中披露的财务数据显示,公司2011年至2013年之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以下简称净利润)分别为58.06亿元、75.09亿元和93.42亿元,年复合增速大约为27%。盛京银行近三年净利润额分别为26.12亿元、35.09亿元和48.89亿元,复合增速更是高达37%左右。总的来看,11家银行近三年的净利润复合增长率平均约为21%。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被称为全球最赚钱公司之一的工商银行,其2011年至2013年间净利润的复合增长率大约为17%。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与工商银行这样的大行相比,地方农商行或者是城商行,因为业绩基数较低,规模相对较小,增速较快也在情理之中。但是不容忽视的一点是,这些银行并不像已经上市银行,有资本市场的推动,作为非上市银行能够维持年均20%以上的复合增长,无疑是一个不错的成绩。

  “大批员工持股,是推动业绩增长的重要因素”。一位拟上市公司高管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对于持有拟上市公司股份的公司高层或者是普通员工来说,只有成功上市,才能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在享受分红权利同时,更能实现股权明显增值。而为了推动企业成功上市,维护相关公司业绩的经营稳定,或者说让业绩增长达到一定的水平,就成为每一个持股者共同的目标。

  不过这位人士也表示,大面积的高管以及普通员工持股,在公司上市前及上市初期确实会对公司业绩以及未来股价产生一些正面的刺激,但是一些问题也可能随之产生。比如说一些原本是工薪阶层的普通员工,突然获得了价值数百万的股权,必然有着兑现的需求,在未来解禁之后,如果出现持股员工大面积减持,可能对股价造成一定压力。另一方面,在个人财富出现明显增值之后,会不会出现部分高管或者员工,对于未来职业生涯有新的规划,会不会影响公司团队的稳定性,这也是一个疑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网络编辑:陈淑贞

浮世绘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